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干部的主人翁意识

[ 作者:刘厚廷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5-25 录入:吴玲香 ]

23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文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关键就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的事迹就是当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标杆,值得每一名党员干部学习。笔者认为,党员干部必须充分理解“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的含义,以切实之举践行使命,以身体力行落实责任,必须率先垂范、严以律己,处处以“主人翁意识”指引自己,坚持不懈地抓好生态文明建设。

在现实工作中,大多数干部能够做到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但也有少数干部缺乏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注重待遇享受,工作被动消极。何谓“主人翁意识”?“主人翁”三个字,看似平常,其实它所蕴涵的是一种肯定和认同,是一种责任和使命。主人翁意识能激发出干部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提高工作效率,积极完成各项工作和学习任务。只要干部带着“主人翁意识”去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就定能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如今,河长制、湖长制在更多地方推行,责任到人推动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这一落到“头上”的政治责任能让“关键少数”拥有更强烈的“主人翁意识”。由于他们要对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就倒逼其必须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压实各级责任,层层抓落实,积极投身驻地生态文明建设,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职责需要干部的“主人翁意识”,积极顺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重要地位,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确保在所辖区域内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分工协作、共同发力,方能汇聚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作者单位:四川省江安县桐梓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