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闭幕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部署,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一起动手,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05-20 凤凰新闻)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圈定生态环境建设的原则,为建设美丽中国给出了明确的定位。既是一次全国性的总动员,更是对党员干部定下了标准。
“六大原则”是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中,各地在治理环境突出问题、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做大绿色经济等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然而个别党员干部在依法治理环境突出问题上,心存侥幸,尤其是走不出GDP增长的怪圈,故而在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大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修复上,难以采取动真碰硬的措施办法,致使一些环境突出问题依然存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给出的“六原则”,在压实党员干部责任中,明确实现绿水青山是全民的责任,关乎到每个群众的切身利益。突出了严密法治,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因而在贯彻会议精神中,把宣传教育引导与脱出的环境问题治理、生态保护修复有机结合起来,在促进群众致富增收中调动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并为世界生态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
落实“六原则”要有政治自觉。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召开,是一次全民总动员。尤其是地方党委政府要担起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既要在依法整治环境突出问题上,动真碰硬出“狠招”做好污染治理的减法;又要加大环境治理的投入,加强城、水、路、公园等市政设施的规划,因地制宜地做好生态修复,做好环境治理的加法。如地处长江口的苏州在治理生态环境中,以政府的主动作为,带动全民参与的生态修复行动,促进了当地环境质量的有效提升。其实就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六原则”的生动实践,值得各地借鉴。
以严密的法治治理生态环境突出问题。要实现会议提出的一个重大判断和两个阶段的目标,唯一的方法就是在贯彻此次会议精神中,压实地方党政主要领导的责任,通过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方能消除等待观望和推诿的心理,引导各级干部在贯彻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中,强化依法整治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法治思维,去除像祁连山生态问题、三维集团违法排污、河南百亿污染园区等在治理污染上的两面行为。同时要创新考核方式,要借鉴贵州的经验,党政主要领导不落实责任,就要取消评优和提拔的资格,才促使了像茅台这样的利润大户成为了治污的先进。
新时代新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已明确了各项任务,要在深入贯彻会议精神中主动作为,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破冰前行,不停步、再出发,夯实生态保护基础性工作,才能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征途上做出自己实实在在的贡献。
(作者单位:盐亭县审计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