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农村基层干部当做“社会人”

[ 作者:王桥桥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4-27 录入:吴玲香 ]

4月26日,国新办举行优秀基层干部与中外记者的见面会,作为一名基层的大学生村官,看过之后深有感悟。在基层的这几年有很多发现,不少农村基层干部只顾忙着自己的事情,自家的产业,对村里的事情不上心,群众办事甚至找不到人,针对这种“身在基层却背对基层”的现象,在农村是屡见不鲜的。我认为作为一名农村的基层干部,除了身为“自然人”的事务,还应该成为一名帮群众解决问题,带领群众致富,受群众爱戴的“社会人”。

基层干部要做有底气的“社会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干部、年轻干部尤其要抓好理论学习”。基层干部更要通过勤学习、勤思考、勤调研,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认识水平,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用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克服“本领恐慌”,打牢干事创业的功底,充足主动担当的“底气”。深入群众、拜民为师是基层干部成长的必经之路。基层干部要多深入群众中去接地气,多关心群众冷暖,多汲取群众智慧,多解决群众难题,实现自身价值和服务于民的有机结合,工作中才能更加有“底气”。

基层干部要做有品德的“社会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办调研时指出,“对党绝对忠诚是中办的生命线,是做好中办工作的根本点”,“要把绝对忠诚作为做好中办工作的首要政治原则,作为中办队伍的首要政治本色,作为中办干部的首要政治品质”。作为党员干部,只有对党绝对忠诚方可有所作为、有所可为、大有作为,要正确把握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基层干部是联系服务群众的主力军,是融洽党群干群关系的中坚力量。基层干部思想素养如何、道德品质如何、个人修为如何,直接关系着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因此,基层干部务必模范坚持政治品德、遵守职业道德、弘扬家庭美德、坚守社会公德,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不断完善自身修养、健全自身人格魅力方面下功夫,真正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公正无私、以身作则、立德修身。

基层干部要做有历练的“社会人”。基层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人民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群众十分关注,更应注重身体力行,以自身的人格魅力,给人们以思想上的正确引导和行为上的良好示范,要与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做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迎难而上、化解矛盾,促进发展、为民谋利,需要经过基层的大浪淘沙,需经过基层的实践洗礼。干部人才要经受住政治品质的考验、干事才能的考验、勤政守纪的考验,就得当好基层组织建设的“督导员”、群众诉求的“代理员”、群众纠纷的“调解员”、经济发展的“服务员”。

农村基层干部不仅要选能人,而且要选贤人,愿意做事的,愿意做贡献的“社会人”。农村基层干部的标准应该是能够团结带领老百姓一起发展,“社会人”表现在各个方面,这个标准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就看这个人能不能扎根基层,耐心细致的工作,做到无怨无悔,持之以恒,把人民的事业做好,成为完美的“社会人”。

(作者单位: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前卫镇后卫村委会)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