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今日的湖山村,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青瓦白墙。平坦的水泥路串起家家户户,设施齐备的双语幼儿园传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通水泥路、通自来水、改造升级电网、建农民文化广场、村年收入稳定在80万元左右、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2万元……这些都是郑雄当选为湖北省钟祥市胡集镇湖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以来交给村民的答卷。(4月13日 光明日报)
这里所描绘的“湖山村”,的确是名副其实了,从环境到交通,从文化到收入,都有些令人羡慕。从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幅美丽新村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然而,往事可堪回首,7年前的湖山村还是一个不起眼的穷村、乱村、落后村,村民吃堰塘水、走泥巴路,全村欠近百万元外债。两相对比,天渊之别。是什么力量创造着这人间奇迹?是哪路神仙施展了无边的“魔力”?是湖山村党支部书记郑雄,一位创办了3家民营医院、1家磷矿企业,公司拥有固定资产近亿元的“老板”,毅然回乡带领着村两委一般人因地制宜抓党建、促发展,将一张“美丽乡村”的答卷交给了村民。
近年来,“微腐败”这个新词汇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不低,特别是村级干部的贪腐、霸道的例子,真让人生出了几多的感慨,相比之下,那些不贪不腐,只管干事创业的基层干部就显得更加高尚。然而,对不做大老板,却干起贫困村的支书的郑雄,村民们有过质疑:是想圈地赚钱,还是想作秀赚名?面对质疑,郑雄承诺:“自己不拿村里的一分钱工资,村里公益事业不要村民出一分钱。”不但自己不贪污村里的钱,还带着巨款上路,完全颠覆了某些人“为官不贪,一定是憨”的观点。
已经身家亿元的企业家,有多少人还稀罕事务繁多、没有油水的村支书?郑雄看到的不是村主任的“名头”,更不是“捞头”,而是那一片在心底打上烙印的荒山穷沟。“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村富带民富,村、民共富”,就是这样朴实的语言、可行的思路,让一位创业者豪情满怀。“人定胜天”虽是儒道哲学,但其中的“内核”是非常积极的,改变“荒山穷沟”的落后面貌,正是需要有这种“人定胜天”的精神。郑雄正是怀揣这样的梦想上路的。
以村富带民富,以发展集体经济为抓手,是增强整体造血功能的有效手段,湖山村先后引进9家大小企业落户,涉及高效农业、观光旅游、农副产品加工、来料加工、精品水产养殖等项目。通过这样有计划、有准备的“折腾”,硬是让一个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不争的事实雄辩地说明,基层党建工作在地方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人说,人生就是一场折腾。这话也确实不假,关键是折腾的对象和折腾的方式决定了人生的价值。
为百姓利益而“折腾”,才是领导干部的职责所在,而这份职责来自于内心深处的价值取向。从白手起家到身家亿元,已经是了不起的“折腾”;不要村民出一分钱,花掉积蓄为村里谋求公益事业和发展前景,那更是一番大的“折腾”。但是,我们的乡村振兴战略,没有这样的“折腾”是万万不行的。为了百姓、为了家乡,基层领导干部就当像郑雄一样,不怕“折腾”,愿意“折腾”,因为这样的“折腾”是美丽的,将书写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新答卷。
(作者地址:四川省合江县自怀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