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产业的发展事关农村群众持续增收的问题,然而在扶贫产业发展中却出现了贪求数量、忽视质量和效益的问题,让贫困群众出现了厌倦情绪。
发展扶贫产业要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时下,在发展壮大脱贫产业中,一些地方只注重新思路、新规划,未从地增效、人增收上做文章。如某地提出了发展核桃产业20万亩的规划,经过数年的发展数量达到了,但是有一半的核桃树都只长枝叶不结果的公核桃树,群众要想嫁接不仅缺少技术,而且每颗核桃的牙苞要价10元钱一枚,群众承受不了。由于核桃的产量达不到加工企业的产量要求,让一些企业望而止步,群众也只能“望树兴叹”而疏于管理,故难以产生经济效益,群众管护的积极性难以调动。
发展扶贫产业要发挥科技力量。因而要结合科技扶贫行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扶贫一线,对接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需求,建立问题台帐,逐一收集问题建议并制定整改措施,回应群众的种养殖技术需求,才能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如发展核桃产业中,要推广栽植嫁接苗,对已栽植成林的原生苗,在组织技术人员帮助群众嫁接的同时,培养乡村的技术力量服务种植群众,降低嫁接成本,并提升管护技术,以提质增收的实效激活群众的发展活力。
发展扶贫产业要延伸产业链条。要把扶贫产业发展的成效能否带动群众增收作为检验的标准同,方能压实党员干部的责任。因而实施扶贫产业发展,在落实发展规划中要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尤其要加大技术投入的力度,运用专家学者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中,加强乡土人才的培训,培育壮大产业技术服务队伍,保障产业发展的成效。方能在调动群众持续发展的动力,引进相关企业投资落户,加工包装农副产品,培育地方知名品牌,为产业发展壮大奠定基础。
发展致富脱贫产业既要创新思路,更要突出技术扶持,注重提质增效,才能让扶贫产业走出既能“看”,又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扶贫干部才能忙而有为中,腾出更多的精力,破除实脱贫攻坚的其它瓶颈问题。
(作者单位:盐亭县审计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