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冯涛:强化造血功能关键要做优做强扶贫产业

[ 作者:冯涛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11-27 录入:王惠敏 ]

素有“屋脊县”的湖南石门县,围绕识贫、扶志、造血、监管等精准施策,在优化基础设施中做优做强产业,增强了群众的造血功能,拓宽了增收致富之路。今年,这个省定贫困县在实现了整体脱贫。

产业发展条件得到了改善。脱贫攻坚实施以来,在中央及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扶贫干部精心谋划,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不断完善了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优化了产业发展条件。同时结合乡村振兴的推进,加大了危旧房和乡村环境的整治,农村群众的精气神得到了有效提升,脱贫奔康的激情正在释放,为发展脱贫致富产业奠定了基础。

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尚待破除。虽然在脱贫攻坚中,一些地区在先行先试中建立了扶贫产业基地,在产销两旺中增强了发展活力,实现了群众脱贫致富。但是多数农村地区存在产业零散,既无支柱产业,也无地域品牌,更未注册商标,群众运用沿袭了几十年的零售方式对接市场,既不能有效应对市场风险,更不利用各地批发商成批采购农副特色产品。因而扶贫干部要扭住产业做文章,持续发力不松劲,是关群众持续增收致富的大问题,也能为乡村振兴的稳步推进奠定基础。

扶贫要做优做强产业发展这篇大文章。扶贫干部在利用优化的基础设施条件,上级的产业扶贫资金和金融支持,以“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方式,促进扶贫产业连片规模发展。同时联接或引进龙头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在包装、做优品牌中搭上“地标”或扶贫公益商标的快车。运用龙头企业、与大专院校联姻、发挥农口部门的技术骨干、整合农村土专家的力量,建立农产品种植服务团队,为扶贫产业发展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从源头上提升品质。同时对农户发展的小家禽家畜等农副产品,要运用合作社或大户带动的方式,引导群众扩大养殖规模,培育自己的经纪人抱团应对市场,才能在增收增效中增强群众的造血功能。

扶贫产业的发展要坚持一届接着一届干的毅力,在更新换代中提升品质,才能持续促进群众增收,奠定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作者单位:盐亭县审计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