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纪委、监察委下发了《关于规范农村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云南省农村地区除为本人及子女操办婚事,为直系亲属操办丧事外,一律不操办客事。《通知》对婚宴人数、宴请菜品数量及费用都做了详细规定,其中,宴请每桌菜品不超过12个,荤菜不超过6个,每桌费用控制在200元以内等内容引发争议,有网友认为该通知太过严苛。(3月22日 新京报)
人情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性情,也就是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的感情。懂得如何去做人,懂得如何去做事,即叫做人情世故。不同的人对人情世故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标准,表现方式也不尽相同,人情在于同理心,在于理解与包容。世故在于约定俗成的规则,在于规矩在于礼。有时不懂人情世故的人并不见得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而往往是我们没有真正进入他们的世界。在这个意义上说,不是他们不懂人情世故,而是周围的人用他们认可的人情去要求一个拥有主见而不想被同化的人。一刀切似的规定农村操办婚丧喜庆规模,不仅起不到相应的作用,很多时候更是会起到反效果。
诚然现在农村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现在越来越讲排场,大操大办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很多人对于“红色炸弹”类的请柬往往抹不开面子,负担越来越重,把本来亲友之间的人情往来变得越来越功利化,农村宴客大操大办行为已经变成农村群众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要避免贫困群众迫于人情世故大操大办而积贫返贫,影响脱贫攻坚进程和成效。但风俗习气的改变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一纸文件硬性规定,往往是好心办了坏事,风俗的改变要从根本上引导而不是强制性的以文件规定了事,各个地方的经济条件、民风民俗不同,统一性的规定对于移风易俗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俗话说:“堵不如疏”,风俗习气的改变与政府的引导以及坚持不懈的工作离不开,但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能潜移默化的慢慢改变而不是靠一纸一刀切似的文件去强制性、硬性规定,须知人情往来存在于我们每个人之间,风俗习气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