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农村“雪亮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 作者:甜甜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2-18 录入:吴玲香 ]

近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外公布,在这份全称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的文件中,提出建设平安乡村,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法制日报 2月13日)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雪亮工程”是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2016年6月,全国第一批50个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示范城市先行先试;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建设平安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

“雪亮工程”打通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最后一公里”。实施“雪亮工程”,是把治安防范措施进一步延伸到群众身边,发动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共同监看视频监控,筑牢治安防控的“篱笆”,不仅为群防群治注入新的内涵,焕发新的活力,而且能够增强群众对社会治安的认同感和主体责任感,有效解决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雪亮工程”助力平安乡村建设。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实现全覆盖、无死角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不仅能遏制乡村刑事案件的发生,还能遏制各种丑恶现象,有利于乡村社会治安形势的根本好转。建设平安乡村不止是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但是“雪亮工程”是平安乡村重中之重。通过广电网络让农村老百姓实现在自己家中通过电视就能看到视频监控的目标,形成警力虽有限,民力却无限,群防群治的多方共建局面。

“雪亮工程”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离不开平安乡村。乡村振兴,平安乡村是基础,抓好农村“雪亮工程”是开展全局工作的前提。“雪亮工程”的实施可以有效杜绝盗窃案件和焚烧秸秆、乱倒垃圾等违法和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平安的乡村是农业生产生活有序进行的前提。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农民生活幸福与否关乎到乡村能否振兴。“雪亮工程”就是建设法治乡村和德治乡村的抓手,让农民知法守法,甚至不敢犯法,或者在群众雪亮的眼睛约束下,注重自己的行为,树立乡村道德模范,发挥榜样的引领效应。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保证。而“雪亮工程”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党员干部要着重利用这个抓手真抓实干,锲而不舍,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作者单位:蒲江县农业和林业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