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草原,衰草连天,一栋冒着炊烟的砖瓦房透露出大地的生机。阳光透过窗子洒进屋内,照亮了角角落落,连厕所的瓷砖地面、抽水马桶和洗漱池都泛着白光……走进蒙古族牧民斯庆花草原深处的家,记者惊喜于其宽大而现代的卫生间。(新华社 2月11日)
草原“厕所革命”从最原始的草原处处都是“厕所”,到300元补贴的石膏板小旱厕,再升级免费提供砖和水泥的砖砌旱厕,最后到如今相应的补贴的冲水式厕所,实现了质的飞越。内蒙古已将农村牧区改厕与危房改造项目相结合,加快农牧区卫生厕所和旅游景区厕所新建、改建工作,既改善了乡村卫生条件,又带动了旅游业快速发展,惠及了众多农牧民。
小厕所,大民生。正如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所说,“厕所是文明的重要窗口,是旅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草原“厕所革命”撬动乡村文明升级。草原“厕所革命”给草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草原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好,草原也越来越美丽。通过“厕所革命”,直接带动了草原环境卫生的改变。村民绿化家园、美化家园、净化家园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草原环境和村容村貌发生了明显变化,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困扰草原脏、乱、差、臭等问题。
草原“厕所革命”撬动旅游业升级。旅游厕所是草原旅游工作的重点,也是亮点。201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像反对‘四风’一样,下决心整治旅游不文明的各种顽疾陋习。要发扬钉钉子精神,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一件接着一件抓,抓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推动我国旅游业发展迈上新台阶”。通过“厕所革命”,推动了旅游业快速发展,为农民群众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草原“厕所革命”撬动乡村振兴。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通过“厕所革命”,不仅仅能撬动乡村振兴,而且提升人民群众的民生获得感。
领导干部是推动“厕所革命”的带头兵。2018年到2020年,内蒙古将集中开展“厕所革命”补短板行动、“厕所革命”管理服务提升行动、完善旅游厕所服务体系行动和“厕所革命”文明提升行动。内蒙古的领导干部要致力于开展“厕所革命”四大行动,全面扶持贫困旗县旅游厕所建设。“厕所革命”不能是旅游部门一家“独奏曲”,应当是全社会的“合奏曲”。在这场革命中,广大游客和人民群众如厕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作者单位:蒲江县农业和林业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