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边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国家许多的大政方针政策要真正落地,广大基层干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基层干部作为具体政策的执行者和落实者,长期以来面临着工作任务重、向上升迁慢、待遇难提高以及身份受歧视等困难。如何最大限度的激发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在笔者看来,只有从制度、精神以及待遇等多方面着力突破,为想干事的基层干部搭建广阔舞台、为敢干的党员干部提供坚强支撑,最终才能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性循环。
制度上有支撑,实惠上有保障。长期以来,“5+2”“白+黑”是基层干部的工作常态,有些基层干部一个月连家都回不了几回。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艰苦的付出与回报之间很难划等号。为此,相关部门必须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正向激励政策,为干事创业者提供制度保障;要着力研究制定干事创业容错机制等包容政策,从制度上以及组织上给予保障,让苦干实干者享受到各项政策的照顾。
政治上要关心,生活上要照顾。在政治上,必须坚持“实在实干实绩”的用人导向,对在工作中表现优异的基层干部给予相应的荣誉,为他们及时提供干事创业的舞台;对工作局面打不开、思想保守以及群众反映意见大等基层干部实行升迁重用“一票否决制”。在生活上,要通过座谈会以及相关方式多与基层干部交换意见,摸清他们的诉求;要及时帮助基层干部破解子女就学、老人就医等方面的难题,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要时常关注基层干部心理健康,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疏导。
精神上要鼓励,经济上要兑现。善谋事者,敢为天下先。但要让基层干部真正沉下来为民办实事,精神和经济两方面都要统筹兼顾。要大力宣传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先进典型,营造时不待我、加速发展的良好氛围;在贯彻落实大政方针政策时出现失误或错误时,只要出发点是为公为民、符合法律法规以及党纪政纪没有明令禁止的等,均可容错免责;要完善干部奖励机制,将财政资金向基层一线干部倾斜,打破“大锅饭”、不搞“平均主义”;要在政策范围内适当提高奖金标准,让基层想干事、干成事的党员干部劳有所得、功有所奖。
干事创业,成功在人、关键在人。只有充分认识到广大基层干部所面临的困难,拿出实实在在的解决措施,才能让这个群体切实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关怀、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