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基层减负”还需双管齐下

[ 作者:栖寒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1-25 录入:吴玲香 ]

早上一睁眼,十几件事等着我“我可不是因为你们来采访,才这么忙。每天一睁眼,真的就是十几件事等着我!”“基层干部忙,得辩证看。忙了才能有作为、有进步,但另一方面,从待遇、编制、心理和舆论上,的确该多关爱这个群体!”(1月20日 人民日报)

如今,在一些机关部门,“工作太忙”已经成为某些领导干部的一句口头禅,有的甚至说:“忙呀,我恨不得取消晚上睡觉的制度,恨不得一天不止二十四个小时。”其实,很多基层干部这么说是有道理的,换届选举、拆迁拆违、环境整治……每一样都需要镇街干部走村入企,深入群众中去,准备材料、下村入户、开会值班,人不多,但事不少。

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任务异常繁重,权力却十分有限,很多工作想抓好却苦于无能为力。部署在上面,落实靠基层,基层干部处于解决问题、直面矛盾的最前沿,出现经常加班情况也是家常便饭。而且,很多工作由于各种推动的阻力,不能立竿见影,落实起来短期难见实效,群众很不理解,也让基层干部有苦难言。

基层干部作为直接面对群众,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践行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府的各项决策,要靠他们一点一滴的努力才能落到基层、落到实处,有效调动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作用。因此,笔者认为,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基层减负”还需双管齐下。

基层减负,要多帮助乡镇干部。很多领导喜欢说,“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难度很大,诸如征地拆迁、安全生产、生态建设、社会综治、化解积案等问题,不是仅靠乡镇一级就能完全解决好的,需要各方面给予支持。所以,笔者认为,上级主管部门要充分考虑当前的农村形势和乡镇干部的工作承载能力,科学指导工作,少订责任状,少组织“一窝蜂”式的检查考核,通过下派、挂职等办法,尽可能为乡镇干部减轻负担。

基层减负,要多关爱乡镇干部。乡镇干部一般较年轻,缺乏工作经验,既要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又要面对百姓做好服务,想干不会干或干不好,心里着急。因此,要充分考虑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慢慢压担子,切实关心、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建立经常性的谈心谈话制度,及时掌握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实际困难,帮助、引导他们自我“减压”。

基层干部是夯实党的执政之基的最重要力量,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笔者希望能对基层干部的苦衷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埋怨,多一些换位思考,少一些私利计较,为基层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作者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