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基层减负”仍任重道远

[ 作者:坤欣茹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01-21 录入:王惠敏 ]

2019年岁末,北京中南海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就中央政治局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提出要求。(新华社)

十八大以来,中央狠抓作风建设。四风中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已经大为收敛,但这两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却屡禁不绝。尤其反映在基层治理上,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比如督查检查考核工作太多太滥、文山会海重新回潮、痕迹主义代替工作实务等等问题,造成的基层干部负担过重、压力过大,已经严重影响基层正常工作的开展。   

2018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一份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强调2019年要解决一些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各地大刀阔斧“做减法”,严格落实“硬杠杠”,精心打出“组合拳”,推动一批有针对性的实招硬招在基层落地生根,让基层干部卸下“包袱”轻装上阵,集中精力干好实事。

目前看来,基层减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整体上看,离中央要求、基层期盼还有不小差距。一些地方、部门在落实过程中执行不力,仍然存在“用形式主义解决形式主义”,用会议贯彻会议精神,用文件传达上级文件,会越开越多,文件越发越多,布置任务层层加码。如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有的部门竟要下级部门党员干部每人每天写一篇学习心得,连写60篇,这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加重了党员干部负担,影响了正常工作。还有一些地方的基层干部整天在准备“减负材料”、开“减负会议”、应对“减负检查”,“减负”工作做得不好还会被问责……一些地方顽固不化的形式主义工作作风,给原本盼望着减负的基层干部,真是泼了一盆凉水,冷了大家的心。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当前,基层减负工作仍在着力推进。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任务十分艰巨,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仍任重道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