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做起,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成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精文简会、规范督查检查考核等硬杠杠硬措施得到较好落实,基层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采取切实措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减负催生领导方式方法转变和工作机制创新,提升了治理能力”(人民日报1月15日)
不知曾何时我们有了新的称呼“文山、会海”成为了网络上的热名词,其中不乏有领导、同事的自嘲,但更多的是会议多、文件多、调研多、督查多、材料多、报表多、过度留痕的“痕迹管理”、花样繁多的督查检查多这也现实,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苦不堪言。
正如部分基层干部感慨:“单位只有3个领导,有时参加各类会议都忙不过来,还有的一天要开3至5个不同的会议,工作只能晚上和周末开展,”。这样一来,严重耽误了基层干部部署、安排、调研,于是弄虚作假堆材料、编数据、造“盆景”“闭门造车”问题突出,也成为基层的客观现实。
因此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为基层干部减负提高基层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心系基层、关爱干部、倾听基层干部心声,让基层干部敢担当、有作为、有干劲、有奔头,转变基层工作作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这是好事,但把好事办好,得有善作善成、久久为功的施政思维。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