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通知》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心系基层、关爱干部的深厚情怀,表明了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狠抓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树立了为基层松绑减负、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的实干导向。(3月12日人民网)
我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深感基层工作中普遍存在着督查检查频繁、问责滥用和任务层层加码、压力层层传导等突出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基层工作的开展。各种交叉检查、督查、巡视、抽查,回头看回头帮等一系列“考核”充斥着基层工作的各个环节,随之而来的各种追责问责已经严重的影响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由于各种问责追责,基层党员干部,将考核变成了对表格、展板、材料、资料的“考核”,令基层不得不将过多的精力花费在应付各类表面化、形式化的检查考核上,这种过度的、流于形式的评比检查,本身也是在消解工作的效用。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阻碍,为基层减负、减压,成为基层党员干部共同的呼声。《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可谓是为基层工作的一剂强心针。但要怎样开展好基层减负工作?
笔者认为,首先基层减负不仅要以发文件、写报告、开会议、拉横幅等形式做好“唱”,更关键是要做好“做”,正所谓“唱的好不如做的好”。与其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填写各类资料、表册,迎接各级“考核”上,不如在扎实俯下身去听取群众的心声和需求不足,以便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更好地了解群众的需求,和群众拉近感情,回归为基层群众服务的本质上去。其次建立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机制。相关部门学会换位思考,加强横向沟通,互通有无,不能只当“传话筒”。各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多研究基层重难点工作,只颁发和召开有实质性内容的文件、会议,切实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基层离“民意”最近,所有数据收集于基层,所有资料来自于基层,所有政策落实于基层,所有真理践行于基层,由此可见做好基层干部减负松绑刻不容缓,不仅是体现党委政府对干部的关心关怀,更是展现政府服务水平的重要环节。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只有抓住基层工作的主线,真正为基层工作减负松绑,才能确保基层工作务实见效,才能使基层这根“针”织美丽的画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