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乡村振兴要念好“20字”经

[ 作者:易辉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2-20 录入:吴玲香 ]

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写入党章,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12-19 人民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赋予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具体内容。因而要围绕“20字”要求,在落实中央政策,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以赢得各方对“乡村振兴”的支持上下功夫。

“乡村振兴”要在干中争取支持。中央对乡村振兴的政策已明确,《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在内的一系列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文件,确立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四梁八柱”。唯有依靠国家三农政策的支撑,在深入农业供给侧改革中激活各方要素,按照产业兴旺等五个方面进行科学统筹规划,并有效改善、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条件,在巩固传统产业、培植新兴产业中,对接城镇市场,做活土地大文章,发展养老产业和农村休闲旅游产业,在吸引城市消费目光中,赢得社会资金的支持,推进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和农村经济转型发展。

“乡村振兴”基层干部和群众是主体。虽然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延后30年,给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吃下了定心丸。但要靠基层干部对一地产业发展进行整体规划,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联农户的形式,成片流转土地发展致富增收产业;把产业发展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环境治理、移风易俗、治理村霸和各种黑恶势力有机结合起来,在促进乡风文明、生活富裕中助力产业发展,以新农村产业建设的新成绩争取国家项目、社会资金、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的投入支持,为构建持续增收致富的路子、带动群众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乡村振兴要靠基层干部和群众主动作为。“三农”工作是决胜全面小康的短板,中央的政策又令群众充满期待。然而“乡村振兴”是等不来的,要靠基层干部和群众一步一个足印去干。唯有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落实中央富民政策中找弱项、强措施、补短板,从完善基础设施、整治村容村貌、培养文明新风入手,加强山水田林路的综合规划,补齐路、电、网的短板,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运用农村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围绕产业基地发展乡村旅游和康养产业,在城乡统筹中破解“三农”发展的瓶颈,以深化改革助农增产增收,才能在乡村振兴中富民兴村。

(作者地址:盐亭县茶亭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