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扶贫莫忘解乡愁

[ 作者:何懿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2-06 录入:实习编辑 ]

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脱贫攻坚的深水区显得越发迫切。习近平总书记说:“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浓浓的乡愁随着年关将至而备感强烈。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无疑解决亿万农村青年“城市留不下,乡村不愿回”的窘境,也是数亿农民工回乡建乡的定心丸、强心剂。

一解乡愁应当促进城乡融合,淡化城乡界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乡村公共服务建设上可以借鉴城市的优势:基础设施要健全,生活要便利化,比如自来水、下水管道、污水处理、宽带乡村建设等。也应该与城市一样有着便利的生活体验:银行网点种类丰富、购物超市就在房前屋后、公共交通方便快捷。还要有着与城市同样舒适的住房,完善的配套硬件设施。在乡村生活的品质应该与城市差不多。

二解乡愁应该实现城乡等值,消除城乡差异。乡村在生产、生活质量实质上与城市逐渐消除差异,包括劳动强度、工作条件、就业机会、教育资源、医疗设施、收入水平、居住环境等要与城市一样。使得乡村更宜居。

三解乡愁应当开发多层次产业,打造特色小镇。利用“互联网+”思维在农村开拓创业之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风土人情,可以打造宜居的民宿、度假温泉酒店,可以打造宜游的康养基地,还可以打造宜办公的高端产业。满足多元化的居住需求的同时,带动当地稳定就业,吸引农村青年尤其是大学生返乡创业,并带动乡亲共同致富,逐渐形成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和脱贫攻坚的新力量。

家乡富裕,交通阡陌,激发农村大学生回乡创业的热情。青堂瓦舍,村容焕新,坚定留守妇孺自力更生的信心。父母垂暮,稚童学步,留住返乡民工建设家乡的坚定脚步。

全面小康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全国人民恒久向往的美好梦想。如今全面小康已然临近,展望未来三年,在希望的田野上,农村后辈必定能够留下来、不想走、不必走。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