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果农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听不懂也记不住专家的理论讲座知识。我出的这本书,汇集专家讲座和我多年的经验积累,同时结合本地土壤、气候等实际,注重操作,简单明了,大家都能看明白。”“土专家”畅维泽介绍自己刚出版的《苹果生产基地季节管理要点》。(12月1日 广西新闻网)
“土专家”,顾名思义,是指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而在实践中获得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的人。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深度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是脱贫攻坚战中的硬骨头,发展农业产业,是实现持续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更是从深处拔掉“穷根”的主要抓手。
各地区也因地制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成立农民合作社、创办家庭农场、开办农民夜校,开展政策宣讲、技能培训、创业谋划等课程,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心热起来,手动了起来,明白了“东奔西跑打工忙,不如地里建银行”。但是,该如何动起来,怎么动成了关键问题,虽然成立了农民夜校,邀请了专家、学者讲授农技,可由于深度贫困地区的制约因素较多,很多群众对讲授的知识理解、吸收不到位,这时就需要像畅维泽这样的“土专家”出马了,他们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去田间地头当老师,讲解更通俗易懂,指导实用性更强,能使贫困群众少走弯路。
当然,各地也要把培养“土专家”作为推进农业发展的重头戏,建立人才库,重点培养,鼓励他们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广接地气、服水土的经验,带领更多的贫困户走上参与度高、产业竞争力强、增收可持续的产业脱贫路子,让深度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作者单位:四川绵阳市盐亭县科商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