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整治“微腐败”靠监督也靠自觉

[ 作者:予夏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1-22 录入:实习编辑 ]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惩治腐败没有真空地带。相对于远在天边的“老虎”,群众对近在眼前的“蝇贪”感受更为真切,惩治微腐败的呼声和要求很高。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11月20日人民网)

目前党对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力度前所未有,这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质举措。群众身边的微腐败主要集中在村镇干部在脱贫攻坚领域、民生保障领域发生的包括虚报扶贫人数、套取扶贫资金、套用挪用涉农惠农强农资金、克扣失地农民土地补偿款、利用职务关系为亲属办理低保等方面。微腐败党的发展、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干群关系有很大的影响。

小贪虽小,但影响恶劣。有些干部还存在一种侥幸心理,认为小贪小污不是什么大事,群众不懂,自己贪污了也没人知道,利用民众的无知来中饱私囊。这种心理其实是错误的。基层是离群众最近的地方,也是最能听到群众真实声音的地方。扶贫救济、低保费、优待金、土地补偿等惠农资金,或许是贫困群众赖以生存的重要经济来源,基层干部的小贪小污影响的是群众的生计,极易引起群众的怨言,破坏干群关系。

从整治微腐败问题的形势来看,基层干部的一言一行都有政治纪律的约束,有群众无数只眼睛的监督,干部一定要紧绷纪律这根弦,把纪律挺在前面,时刻约束好自己的言行,不踩红线。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