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惩治腐败没有真空地带。相对于远在天边的“老虎”,群众对近在眼前的“蝇贪”感受更为真切,惩治微腐败的呼声和要求很高。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人民网 2017年11月20日)
相对于巨贪硕鼠危害国家社稷,侵蚀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微腐败”看起来微不足道,实则则是步步为营,全方位的损害党和国家肌体,如不加以整治,必会成为跗骨之蛆,党和国家事业将面临巨大的危险,“行百里者半九十”,伟大复兴梦甚至会半道而毁。
“微腐败”损害的是群众直接利益,影响的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微腐败”看起来无非就是一些低保费、补助费等“小利”,但是与民争利、侵占民利不单是违纪违法问题,而是背离与我党为人民谋利的宗旨,违反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原则,看似金钱上的“蝇头小利”,实则是关系民心向背的“大是大非”。回望我党历史,初心就是为全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共同富裕,而能战胜外敌、勘定内乱的法宝,也是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既是我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也是我们自身不断革新、前进的不竭动力,绝不允许鼠辈横行、乌烟瘴气。“打虎拍蝇”两手抓两手硬,任何时候都不可松懈,反腐败始终“如逆水行舟,一松退千寻”,不能给“微腐败”留有生存空间。
“微腐败”关乎党和国家形象,检验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每个基层党员干部都是我党宝贵的财富,是他们推进各项工作向前发展,是他们面对面服务人民、联系人民,但一旦“微腐败”在某个地方滋生,我党的一个细胞、一份资产就会变成一个病毒、一份“坏账”,将会慢慢侵蚀我们党的肌体,并以此为起点,传染给其他的党员干部,进而站到群众的对立面,不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为自己的利益服务了。“微腐败”可能只限于一个村、一个乡镇,但是其危害却是人民群众的“切肤之痛”,尤为痛甚!检验一个党的执政能力的标准,其根本不在于党员之多寡,而在于人民是否安居乐业、是否幸福感满满,而一个地方“微腐败”盛行,其地人民必谈不上幸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得不到贯彻执行,将对我们党执政造成巨大损害。
“微腐败”说到底仍然是一种腐败,不管是巨腐还是蝇贪,其定位就决定了必然是我们党必须坚决予以反对和打击。我们的人民军队之所以能打胜仗,除了军民来自于人民以外,还在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清正廉洁,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作风,而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也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反对腐败,坚持反腐败没有禁区。给“微腐败”戴上紧箍咒,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打造一支无比坚强的基层力量,确保伟大事业杨帆远航。
(作者单位:绵阳市安州区委办)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