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掌握一技之长 脱贫更有指望

[ 作者:王东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1-09 录入:吴玲香 ]

日前,绵阳市市技能培训“中式烹饪扶贫专班”在绵阳市明星烹饪技术职业培训学校开班,来自市内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30名学员在这里接受为期3个月的全封闭小班制集中培训。培训结束后,将统一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绵阳日报 11月7日)

近年来,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不少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也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当前的扶贫工作中,有的地方依然还在进行捐钱、捐物、送米、送油、送农药化肥、年底达不到脱贫标准直接补差价等各种输血式扶贫。

输血式的扶贫方式简单直接,在短期内就会取得明显的效果。但是这样的扶贫太急功近利,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的根源性问题,而且容易滋养出一批我贫困我光荣、坐等吃政策饭的懒汉,最终结果是贫困户越扶越懒、越扶越贫。

那么,如何帮扶才能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呢?古语说得好:“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要想彻底改变贫困地区落后的面貌,改善贫困群众的生活,仅靠“输血”扶贫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造血”扶贫,帮助贫困群众创造条件,让他们能够掌握一技之长,找到致富的路子,这样,脱贫才会更有指望。

针对这样的情况,绵阳市认真落实中央、省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和精神,切实做好市内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技能扶贫工作,由绵阳市人社局、财政局、扶贫移民局共同出台《关于推进脱贫攻坚就业社保十三条措施的通知》文件,面向贫困劳动力开办“扶贫专班”,让贫困家庭劳动力免费接受到正规的技能培训,学到真正的本领,掌握一技之长,通过自身能力早日脱贫,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村”的目标。

不仅如此,绵阳各县市区还针对各地不同情况开展针对性技能培训。例如开展了北川羌族自治县的非遗羌茶手工制作“扶贫专班”,江油市的“春雨工程”育婴师“扶贫专班”,三台县的家畜饲养“扶贫专班”,梓潼县的家政服务员、维修电工、焊工“扶贫专班”,平武县的厨师、建筑、餐饮“扶贫专班”。贫困户通过参加针对性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纷纷找到就业“金钥匙”,脱贫也就更有指望。

对于贫困户来说,一次物质上的帮助就是一次“输血”,如果没有“造血”功能,哪怕输入的血再多的,只要一旦停止“输血”,最终还是原地踏步走。授人以鱼易,授人以渔难,把好脉、问好诊,实行精细化扶贫,才是有效的扶贫方式。就业扶贫对贫困户来说是一条走上脱贫致富道路的有效途径。只有改变扶贫方式,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转变,增强脱贫技能,让贫困群众都能掌握一技之长,这样,彻底脱贫才会更有指望。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