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9月16日至17日在四川省达州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汪洋出席会议并讲话。(央视网 9月19日)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已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在2016年5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表示:我国有很多贫困人口居住的地方不具备基本的生存条件,或者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搞开发容易破坏生态环境;对于这两种情况,我国将搬迁1000万人。正如李克强总理在重要批示中指出的,易地扶贫搬迁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贫困地区发展短板、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问题的根本之策。
易地搬迁扶贫是目前最彻底、最有效的脱贫途径之一。是解决山区贫困人口的治本之策,边远山区贫困地区气候高寒,灾害频繁,交通不便,生态恶化,基本丧失了生存条件。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巨额资金投入,而且还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得不偿失。易地搬迁扶贫是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实现人口再分布,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移民户离开了地质灾害区,迁到了靠近县城、靠近乡镇、靠近市场、靠近公路、比较适宜居住的地方,生存环境明显改善。无论是出门行路、子女上学,生病求医还是寻找就业门路都得到了更为便捷的条件,即使碰到灾害,生命财产安全也有充分的保障。
不仅如此,通过移民变迁,大大减少了深山区乱砍乱伐等活动,减少了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了垃圾的排放。多年的扶贫开发实践证明,针对部分具有恶劣的生存条件的偏远地区,就地扶贫开发是无法解决其温饱问题的,只有移民搬迁、异地开发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其生产生活条件,解决温饱进而脱贫致富。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将贫困群众从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基础条件薄弱的地区搬迁出来,就是扶贫的精准之策。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让极度贫困村、贫困户从恶劣生存条件中搬出来,让他们享受同等的致富资源,将他们放在一个与大家同等的“致富起跑线”上,已成为当今脱贫攻坚的头等大事。当前,易地扶贫搬迁进入啃硬骨头的关键期,如何真正达到既要“挪穷窝”,又要“拔穷根”,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作者地址:贵州铜仁)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