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9月16日至17日在四川省达州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易地扶贫搬迁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贫困地区发展短板、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聚焦培育内生动力,结合各地实际下大力气解决搬迁群众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增收问题,确保搬迁一户、稳定脱贫一户,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新华社 2017年9月18日)
易地扶贫搬迁,是我国脱贫攻坚的重大工程。“十三五”期间,如何让我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1000万人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是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项重大任务。我国的14个连片特困山区大多数属于高寒山区,土地贫瘠、气候条件差、资源匮乏,居住在这样的地方很难有发展,更不要说脱贫致富了。对于这样的高寒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最好办法是易地扶贫搬迁。但是易地扶贫搬迁绝不是一搬了之,搬迁只是脱贫致富是第一步。
必须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易地扶贫搬迁绝不是把困难群众搬下山就完事的,这是一项涉及很多方面的系统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只是第一步,衡量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功的标准,是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解决第一步搬得出之后,如何才能稳得住、能致富呢?结合各地实际下大力气解决搬迁群众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增收问题,加强产业就业扶持,确保群众稳定脱贫,才是易地扶贫搬迁成功的关键因素。搬迁首先改善了生存、发展条件。接下来就要紧盯脱贫目标,逐户落实发展产业、就业扶持措施。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产业,结合搬迁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培育一些特色产业,比如特色种养业、手工业、乡村旅游、农家乐等产业,逐步形成产业优势,培养农民“造血能力”,逐步由单纯“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脱贫”。
精准扶贫精髓在于精准,既要瞄准对象,又要精准施策。易地扶贫搬迁作为精准扶贫的一部分决不是“一榔头、一斧子的买卖”,不能一搬了之,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耐心讲扶贫工作进行到底。
(作者单位:四川省西昌市第五中学)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