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让乡村教师乐于坚守需增加“含金量”

[ 作者:田小典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9-13 录入:吴玲香 ]

在近日举行的2017全国教师发展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孙尧介绍说,目前我国有1578万名教师,在51万所各级各类学校,承担着2.7亿名在校学生的教书育人工作。其中,乡村教师超过300万人。(人民网 9月11日)

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包分配”的人才政策,让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们只能跟着国家的分配走,党和国家让我去哪里,只能去哪里。随着市场经济的洗礼,不再包分配的师范院校学生们也有了自由选择的空间,双向择业曾经让很多名牌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感到困扰,觉得没有了分配,仿佛没有底,可是他们很快发现,不包分配激活了各种可能,让自己的人生路更为精彩,那就是他们可以自己选择,在这种状况下,日渐式微的乡村要想引进好老师是难上加难了。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乡村教师短缺问题非常严重,突出表现就是“下不去”、“留不住”和“教不好”。而在此背景下,要让乡村教师乐于坚守需要下功夫。

其一,解决好乡村教师队伍来源问题。当下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尤其是重点师范院校毕业生,越来越不愿意到乡村学校任教,有的甚至没有考上编制,宁愿到城市里的私立学校,也不愿意到乡村学校任教。一方面是乡村的日渐式微,一方面是师范生的自主择业,权衡之下,年轻的优秀人才不愿意去乡村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需要从解决队伍来源入手,不能任由这种情况蔓延,鼓励县级及以上中小学教师必须有两年以上乡村教师工作经历,同时,对教育部直属重点师范院校的免费师范生们,也应该规定乡村学校任教经历。

其二,增加乡村教师的“含金量”。当前,单纯靠提高工资待遇已经无法解决乡村教师留不住这一问题了。正如比较教育学者、西南大学副校长陈时见所言,今天,乡村教师的待遇是上来了,有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普洱的乡村老师能够拿到5000元左右的工资。虽然收入比以前更好,但是老师还是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尴尬,就在于在乡村,老师们每月只能拿到5000元左右的工资,但是,很多城里的老师们靠补课都不只这点收入,因此,需要从职称评定等指标倾斜方面入手,让乡村教师更有期盼。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灵魂,乡村教育肩负着乡村希望的重任。期待乡村教师能够在系统的方针政策引导下,更乐于坚守下去,让乡村孩子感受到希望,让乡村更有希望。

(作者职业:教师)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