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只选“贵”的无法破解乡村教师招人难

[ 作者:齐琪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7-10 录入:吴玲香 ]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乡村学校需要老师,但是招不来人、留不住才。一些愿意去乡村学校任教的城市教师,却因年龄之故、“无所图”、无称号等花式理由无缘乡村教育。

年龄“贵”的未必最佳。“三十而立”,虽说是一名教师的黄金年龄,但年轻老师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乡村教学经验和适合乡村孩子的教学方法,家庭负担较重,仍停留在“教书是工作并不是事业的”初级层次,大多浮于表面,不愿真正沉下去献身乡村教育事业。

资历“贵”的未必合适。基层招聘乡村教师划出资历线,一招要的就是最好、最优、最精英的人才,但作为城市最精英的教师,本身在城市学校就能享受优质的教学条件和优越的研究环境,相对而言农村教育薄弱条件可能无法满足他们的科研需求,即使招得过来也未必留得下来。

待遇“贵”的未必适宜。市县教育部门动辄万元薪资、解决待遇,招来的老师一身“城市气质”,或对乡村教育懵懂,或不满乡村学校资源,或倚资历怠于教学也是不无可能的。如此折腾,最后伤的还是孩子。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三农”问题得到重视,各种资源源源不断的输送进农村,实现新农村风貌换新颜。然而农村教育问题却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义务教育条件薄弱,乡村教师长期难招,农村教师待遇微薄等都是难解的迷题。

有关部门若是只着眼农村教师招聘难这一具象问题,将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重宝押在招聘顶尖城市教师上,不思突破,不仅为农村教育再添负担,更是无法根治教育问题。一人之力毕竟有限,不如将“执着”的目光挪开,开拓思路,投入资金改善乡村教育条件,提升现有农村教师待遇,加大本土乡村教师培养力度,放宽农村教师招聘“花样”限制。

(作者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