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30日会见了塞罕坝林场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代表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报告团成员和塞罕坝林场干部职工表示亲切问候,对学习宣传塞罕坝林场先进事迹提出要求。(人民日报 8月30日)
55年的坚守创造塞罕坝林场的奇迹,55年的风雨历程换回青山绿水,55年的不离不弃造就受人景仰的“精神高地”。塞罕坝林场不仅仅是百万亩林海,还是几代塞罕坝人用心血、汗水和生命凝结而成“忠于使命、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习近平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保持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的作风,发扬钉钉子精神,要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更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要弘扬牢记使命的塞罕坝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更是党员干部为此奋斗的梦,中国共产党有着三重历史使命,第一个使命就是用实践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塞罕坝的沧桑巨变,见证了科学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无比可贵,也诠释着理想信念、责任担当之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力量。党员干部拥有坚定的信念、勇挑神圣的使命,发扬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塞罕坝精神,党的事业就能蒸蒸日上,无往不胜,伟大复兴中国梦就会实现。
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要弘扬艰苦创业的塞罕坝精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是干出来的而不是做“白日梦”,是每个中国人“干”出来的,更是党员干部谋事创业的内在动力。“吃黑莜面、喝冰雪水、住马架子、睡地窨子,顶风冒雪,垦荒植树。”面对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极其艰难的生活环境,塞罕坝林场三代员工不怨天尤人,他们无私奉献、接力传承,在造林条件最艰苦的地区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谱写了战天斗地的英雄史诗。中国梦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久久为功的,要得是艰苦创业的塞罕坝精神。塞罕坝精神”是一份坚守,更是一份感动。中国梦的实现,不是光喊口号就能成功的,而是靠一代又一代人像塞罕坝人那样胸怀理想、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要弘扬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绿水青山,金山银山。中国梦是绿色的梦,是充满希望的梦,是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塞罕坝林场建场时,森林覆盖率不到12%,到2016年已提高到80%。同期,森林面积、林木蓄积量分别扩大了3.6倍和29.6倍,远远超出全国水平,为京津冀及华北地区改善生态环境作出了突出贡献。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积极促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营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
历史的如椽巨笔,为我们留下了“塞罕坝”这段充满正能量的记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中国绿”。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党员干部既要把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更要俯下身子、撸袖实干,方能战胜一切困难,完成党的事业,实现中国梦。
(作者单位:蒲江县农业和林业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