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让“村报”成为整治微腐败的利器

[ 作者:江南曲社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8-28 录入:吴玲香 ]

崇州市白头镇五星村村民郑勇说,为整治“微腐败”,从今年1月开始,该村每户每周准时会收到一份“村报”。在“村报”显眼位置,刊登有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统一举报电话、崇州市及白头镇纪检举报电话、村务公开、村上“大事件”、村民建言等内容。村民在家中就能知晓村上大小事,村民给村上的建议,每周也会见“报”。(人民网  2017年8月25日)

“村权”可谓“微权力”。农村“微权力”量大面广,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基层的小节小错,对群众有切肤之痛的基层“苍蝇”失于监督,致使村干部职务犯罪时有发生。如何更好地规范村干部手中的“微权力”,预防农村基层“微腐败”,已成为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村报”规范“微权力”。村上“微权力”通过“村报”晒出来,还村干部清白,给老百姓交代。针对基层的新情况新问题,各地深化完善基层公开公示机制,创新监督方式,拓宽监督渠道,通过办“村报”、建“村群”、开通“手机纪检”、设立“信访举报”二维码等方式,利用基层服务综合监管平台重点公开三资管理、组织人事、便民服务、工程项目建设、印章管理使用等与群众利益紧密相连的权责事项,将细微监督、网络监督贯穿到基层“微权力”运行亮权、晒权、督权的各个环节。

为“村报”创新“点赞”。对于这些创新做法,网友纷纷“点赞”,通过创新做法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及时地引导群众参与、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诉求、回应群众关切、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这些方法不仅快捷而且节约时间和成本,更好的调动群众监督积极性和参与度。

“村报”整治“微腐败”。“反腐没有休止符,我们应该坚持反腐工作零容忍态度不变,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当然,面对新形势下的反腐压力,我们必须不断增强反腐力度,不断创新反腐手段,才能遏制“微腐败”行为频繁的出现。开展“微腐败”治理的最好方式,就是发动群众参与监督,让“村报”成为如今“微腐败”的 “利器”,成为无处不在的监督网,也让腐败分子无处藏身,切实保护好群众的利益,增强群众对反腐败的获得感。

(作者单位:北川羌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