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打通脱贫梗阻还需利剑出鞘

[ 作者:易小殊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8-23 录入:吴玲香 ]

近日,重庆市各区县为加强扶贫领域督查检查,深入基层,入乡走访,找到问题根源,追查党员领导干部的问题,打通脱贫攻坚的“梗阻”,切实保障群众利益。巡察组入驻乡党委,了解到乡党委领导干部政治站位不高,大局意识薄弱,缺乏认识,签到“走读”问题严重,并没有切身入乡督查考核。蔡森坝村的扶贫项目中存在虚报冒领扶贫补助款的情况,巡察组深入扶贫办、审计局、财政局等部门收集相关情况。精准巡查、发现问题,制定针对性的巡察计划,针对扶贫领域存在的问题,开展“点穴式”扫描,坚决遏制对扶贫资金财物动手的行为。

脱贫攻坚要从基层出发,云阳县委巡察组通过手机群众举报,发现扶贫资金存在的问题,通能过县纪委调查核实问题相关情况,立案审查涉案人员,针对问题形成专题巡察报告,对县党组书记进行倒查,并要求细化整改措施。对于整改不合格的,坚决追责,针对问题建立健全制度,最大化利用巡察结果,有效发挥巡察组的作用。

脱贫攻坚要从干部抓起,脱贫攻坚是持久战,各级干部要将责任扛在肩上,从纪委做起,一级抓一级,层层相扣,要加大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力度。要进一步加强各级党员干部脱贫攻坚的信念,稳定和重拾贫困地区党员干部的队伍,要深入基层,走访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情况和具体所需,保证落实扶贫资金落在实处,杜绝虚报冒领行为。要严守扶贫岗位,坚决反对党员干部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现象出现,抵制干部搞注水脱贫,制定相关处罚制度,务必使干部将群众的事放在心上,切实保障群众利益,发挥好巡察组的“尖兵”和“利剑”作用。

脱贫攻坚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扶贫工作更需要精准精细,扶持谁、谁来扶、如何退,全部过程都要精准。要需安排好驻村干部,保持扶贫工作的稳定性,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深入基层,尽职尽责,打通脱贫“梗阻”,保证扶贫工作透明化,公开扶贫资金去向, 只有将相关工作做细致一点,扎实一点,使脱贫攻坚之路走得更稳更好。

(作者地址: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