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扶贫切忌种邪根

[ 作者:朱玉华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6-23 录入:19 ]

办假证钻国家政策空子获得非法的利益,这种行为不仅占用公共资源,还败坏了社会风气,这也从根本上破坏了社会的公德。在某县残联,有人以帮扶困难群众的名义,在残疾证上动手脚、做文章……该残联为两名不符合条件的村民以残疾人的名义各获得残疾人安居工程补助款6000元。(光明网2017/6/19)

扶贫工作现已进入攻城拔寨的攻坚阶段,任务重,难点多,这是必然的,要打赢这场硬仗也是必须的。这就需要广大扶贫干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的使命感,忠诚奉献、尽责尽智、全力以赴,帮助贫困群众挖掉穷根,致富小康,但是绝不能用欺骗的手段脱贫。因为这样,不仅不能从根本上帮助贫困群众挖掉穷根,反而会种下邪根。

怎样扶贫?习近平总书记早就高屋建瓴指示“扶贫先扶志”。志,人的立身之本,“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扶贫干部首先就应该帮助贫困群众树立“勤劳致富”正确的观念,而不是采用这种使用欺骗手段,违规编造虚假的信息,以健康之身体骗取残疾正的邪门歪道捞钱。这样不仅不能帮助他们树立“勤劳致富”正确的观念,反而会在本身就可能具有“等靠要”的思想上,再种下“欺骗也可致富”的邪恶种子,让有健康身体的人在思想上真正的残废了。

扶贫工作虽然是一场大仗、硬仗。要打赢这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特殊战争,就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的“扶贫必扶智”去办。但是它毕竟不同于军队之间的战争,绝对不可以采取“兵者,诡道也”的欺诈手段。扶贫战争的智,必须以忠诚党组织,合理合法为底线。这种利用职权之便,弄虚作假,不是扶贫的终南捷径,不可能真正拔掉贫困群众的穷根,还会让本该得道这项资助的困难群众,因为公共资源被挤占而受困,败坏了社会风气,这也从根本上破坏了社会的公德。这种欺骗手段,还会让党的扶贫惠民政策走了样、变了味。

扶贫,必须找到真正的穷根,采取“精准”方式,对症下药,才能挖去穷根,彻底治好“穷病”,确保不复发。扶贫工作才算真正完成。

扶贫干部必须认真学习,积极实践习近平总书记的“三扶”法--“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精准扶贫”,讲求“三严三实”,加强“四个意识”,全力以赴,帮助贫困群众从物质到精神都脱贫,绝不种下旁门左道的邪根,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日可待。

作者单位:四川省江油中学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