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造血式扶贫才能扶得起立得住

[ 作者:徐万群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6-21 录入:吴玲香 ]

“靠外力实现的脱贫,有可能像手扶井绳,手一松就出溜了。啥时候能像井杆一样,能扶起来又能立得住,就不怕了。”先是扛锹翻了自家的地,带领村民开荒栽梨;随后张罗成立果品合作社,村民入股有分红;现在又发展农家休闲游、采摘游,延长产业链……近日,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大森店村党支部书记鲍际英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的故事经媒体报道传播,引发很多人的思考。( 《 人民日报 》2017年06月14日 )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这条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我们不仅要为贫困户“输血”,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自我造血”,防止刚脱贫又返贫现象的发生。也就是说, 脱贫攻坚要切忌为脱贫而脱贫,为摘帽而摘帽。最有效的扶贫是帮助帮扶对象找到一条长期的切实可行的致富路,不能饮鸩止渴,不能吃“夹生饭”,为了完成任务而留下后遗症。同时也要避免脱离实际,照抄照搬,要结合当地实际,结合帮扶对象的实际开展帮扶工作。 脱贫攻坚要严禁弄虚作假,瞒报谎报数字,搞“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

总之,要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首先要让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改变观念,坚定信心,做到“观念脱贫”“思想脱贫”。其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再多的物质上的帮助,都只能解决一时之困,只有因地制宜,合理安排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恢复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帮助他们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才是精准扶贫的正解。

(作者单位:四川省合江县南滩镇中心小学)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