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文明新风让贫困户精神富腰包鼓

[ 作者:杨麒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6-16 录入:吴玲香 ]

2013年以前,好逸恶劳,“我穷我有理”“我穷我怕谁”一度成为湖北鹤峰农村的流行时尚。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鹤峰向以“等靠要”为主要特征的“素质贫困”宣战,挖掉精神贫困之根。仅用4年,这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风气为之一变,农村“群星”涌现,由“精神洼地”成长为“精神高地”,推动扶贫进入快车道。(新华网 6月13日)

扶贫出现怪象。有些农户认为只要列为贫困户就可以享受很多国家的优惠政策,通过隐瞒收入、装穷卖苦等手段想方设法将自己列为贫困对象;有些农户认为我是贫困户,我就该等靠要,让政府管生活管读书管医疗解决所有困难,让帮扶干部代为行孝代为抚养等等,种种贫困户以贫困为荣的怪象,折射出政府和帮扶干部扶出一些思想堕落的懒汉现状。根除怪象,需要吹进一股文明新清风,让贫困户入脑入心,精神富了腰包鼓得更快,鼓得更久。

文明新风入脑入心,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要立足农村实际,抓住农民的特点,利用“农民夜校”开展、上门宣传等形式,广泛开展农村科技文化普及,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开展家庭教育、思想教育,认清家庭的赡养、抚养以及自身的发展主体责任,做到教育先行、宣传先行,引导农民群众理解、接受核心价值观,将文明新风、脱贫还需自身努力的观念深入农民内心,并转化为自觉追求和行动。

文明新风转化为行动,需要通过更多载体,吹新风树典型。广泛开展以农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四个好”文明村创建,村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指导引领作用,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坚持长期引导和教育,从细节入手,从规范抓起,在全村营造争先创优、你拼我赶的良好氛围。通过感恩自强户、致富带头户、清洁家庭户、好家风好家训评选等活动,创建新风典型,让这些发生在身边、看得见学得来的典型充分发挥影响力作用,以个人带动家庭、以家庭带动整个村落形成道德新风尚,提升农民精神动力、主动谋发展、敢拼敢干,改变家庭和村落面貌。

文明新风要常吹长见效,需要持之以恒。贫困户脱贫,既是腰包鼓起来过程,更是精神面貌不断富足的过程,需要自信、自立、自强和文明新风作坚强后盾,抓好文明新风建设,对脱贫攻坚工作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一旦好的习惯固化下来,必能带来工作生活风气的持续向好。文明新风要常宣传,常落实,才能见长效,长久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向好向快发展。

(作者单位: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凌云乡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