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陈广庆:教育是乡村发展的最大短板

[ 作者:陈广庆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1-03 录入:王惠敏 ]
    农村要美,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等一系列在农村发展的进程中,更突显了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农村发展的高度重视。在工业化、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下,给中国乡村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从长远看,在所有制约乡村发展的众多因素中,教育是乡村发展的最大短板,也是制约乡村发展的最大难题。长期以来,在国民教育服务于城市化、工业化的大背景下,“去乡村化”教育是当前中国乡村教育面临的最大危机,教育内容同质化,教育资源向城市集中,教育人才向城市流动,这种教育一方面为中国城市化做出了贡献,但另一方面乡村也为此付出了代价。去乡村化教育,使乡村失去发展的自信和灵魂;乡村教育供给不足,使乡村发展陷入人才缺乏的困境;教育资源严重短缺,使教育公平成为城乡发展的巨大问题等等。

乡村教育问题已经受到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社会的高度重视。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复兴中国乡村教育,推进乡村改革,解决乡村发展的短板,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改革探索及创新。

与此同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目前在中国乡村一个自下而上、从政府到民间的资源主体,多种形式的乡村教育创新改革与实践正在兴起,以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为内容的乡村根性教育,以孝道为核心的乡村儿童道德教育,以国学为内容的乡村启蒙教育,适应乡村需要的小规模教育、知行合一的耕读传承教育、新乡贤担当的乡村公益教育,乡村书院、乡村博物馆、各类慈善机构从事服务留守儿童的公益教育等等,都雨后春笋般兴起。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第四届中国乡村文明发展论坛提出探索有根的乡村教育问题,切中了当前乡村教育的要害,是解决乡村教育的根本所在。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文明传承联合会是今年学会成立的社团组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文明基因是文明传承联合会的宗旨,有根的乡村教育也是解决中国文化传承的教育问题。我们文明传承联合会,尤其关注乡村教育的专家和教育界的同仁,为探索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搭载乡村的教育改革与创新,共同努力,为振兴中国的乡村教育出谋划策,为乡村文明的发展增砖添瓦!

最后,预祝论坛圆满成功!祝各位专家、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愉快!谢谢大家!

作者系中华职业教育社原总干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文明传承联合会理事长,本文系作者在第四届中国乡村文明发展论坛的致辞,根据录音整理,题目为编者所加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