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孙景淼:强引领培育现代经营主体

[ 作者:孙景淼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1-23 录入:实习编辑 ]

近几年来,浙江省从人多地少的实际出发,以高效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着力构建主体多元、经营专业、规模集约、联结紧密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一、坚持主体培育与素质提升并重,大力推进主体类型多元化。着眼构建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多元化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一是科学培育家庭农场。出台培育家庭农场发展的意见,分级开展示范性家庭农场创建,全省经工商登记家庭农场2.4万个,平均经营规模96亩。二是大力培育农民合作社。持续开展合作社“五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示范社创建,全省农民合作社达4.6万家,成员和带动农户占承包农户的60%。三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以培育农业名企、名牌和名家为目标,扶大、扶强、扶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全省各类龙头企业7660多家,其中上市企业21家。

二、坚持龙头带动与主体联合并重,大力推进主体利益共同化。按照共建共享的理念,以产业协同、产权纽带为途径,促进主体“珍珠”结成体系“项链”,带动广大农户节本增收、共同致富。在纵向上,以全产业链为骨架,通过品牌嫁接、股份合作、产业延伸等途径,促进各类主体构建利益链、分享价值链。

三、坚持搭建平台与优化服务并重,大力推动主体经营集约化。顺应现代农业经营规模化趋势,以平台建设支撑公共服务能力增强。一是土地流转平台。较早提出并实践农村土地“三权分离”,推动涉农县和乡镇建立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全省980万亩、51%承包耕地实现流转。二是资源要素集聚平台。2010年开始全面实施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两区”建设,引导项目资金、公共服务、人才、科技等要素向“两区”集聚,全省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8680个、733万亩,建成现代农业园区818个、516万亩。三是服务拓展平台。积极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深入推进农民信箱、万村联网等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机器换人”“电商拓市”,去年全省农产品电商交易额超300亿元。建成1100余个“3+X”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全覆盖。

作者:浙江省副省长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民日报 2016-11-22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