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孟德才:追溯体系建设面临的三大现实难题

[ 作者:孟德才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1-23 录入:实习编辑 ]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是促进农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安全的重要举措。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对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追溯体系建设落实到实践层面,遭遇了一些突出的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追溯的对象来说,鉴于农产品固有的自然属性,农产品相对工业产品和加工食品而言,其质量安全问题要复杂得多。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主要取决于原料质量、工艺技术和过程操控,影响因子是有限的、明确的,也是可控的。而农产品的品类丰富,集约化和标准化生产程度低,其质量安全除了受特定生产本身因素的影响外,还受投入品比如农资的质量、生长和加工环境、储存条件、乃至产品使用方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必须要把可能涉及到的变量都考虑进去。

其次从参建主体来说,我国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素质参差不齐,小农经营仍为主流。我国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素质和组织方式差异很大,虽有农垦等较大规模的农企,但更多是分散的农户及小型合作社,这无疑加大了可追溯体系建设的难度:追溯面无限扩大、可控性也在降低。显然,就小农经营的散户和众多集市摊贩们来说,要他们很快参与、并成功扮演追溯体系中应有的角色,不是很容易。

再次从全国布局层面来看,应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全国性、综合性平台建设。一般来说,追溯体系建设的思路是,通过由点及线到面的过程,逐步扩大追溯体系的覆盖面,与此同时,管理制度以及编码规则、操作流程、接口规范等技术标准也要逐渐趋向全国统一。此外,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种植、畜牧、水产)之间追溯系统也要实现兼容,否则将严重影响信息交换与共享,造成资源浪费。然而特定的主体,比如基地直销式的农企,自己做自己的追溯系统相对容易实现,而不同主体间的数据互联与共享,困难就大得多。因此,急需建设权威统一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构建国家、省、市、县“上下相连、左右相通”的追溯系统,实现各级平台之间业务协同、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民日报 2016-11-21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