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地开展精准扶贫“结亲连心”活动,下发文件要求党员干部与扶贫对象“结对子”,结果连街道负责档案管理的同志也分到了两三个名额。由于没有农村工作经验,一些机关干部有些不知所措。(人民网 8月5日)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关键时期,“结对帮扶”,不仅是各地精准扶贫普遍开展的一项“民心工程”,更是我国继续推进精准扶贫的重大举措。只有把帮扶任务分解落实,做到“人人有联系户,户户有联系人”,确保能够对接困难群众多样化的需求,强化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在精准扶贫进入“啃硬骨头和攻坚罢寨”的冲刺时期,扶贫开发成效如何,关键要看是不是做到了“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为什么过去很困难的局面我们都能渡过?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干部、党员同人民群众一块苦”。作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笔者认为“结对帮扶”还是要从我们党员领导干部俯下身子做起,做到帮扶对象“底子清”,俯下身子找准帮扶对象“结合点”,俯下身子选好脱贫攻坚“切入口”。
俯下身子进村入户,做到帮扶对象“底子清”。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只有真正的俯下身子到群众的生活中去,才能详细了解帮扶对象的家庭成员、健康状况、经济收入、致贫原因、实际困难、脱贫意愿等基本情况,做到每到一个农户家中,就把系列致富政策送到那里,就把群众所思、所忧、所盼摸排上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科学、有效地“因贫施策”。
俯下身子找准帮扶对象“结合点”。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因素很多,在摸清帮扶对象“底子”的基础上,我们要对结对帮扶的贫困户致贫原因进行了深刻分析,把结对帮扶对象分成因病致贫、因灾致贫、因缺少资金致贫和自然规律致贫四个类型,并针对帮扶对象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制定具体帮扶措施,做到“一户一策、一户多策”和“结对献策”相结合的办法,找准帮扶“结合点”,真正帮到实处、扶在点上。
俯下身子选好脱贫攻坚“切入口”。精准扶贫,贵在精准,必须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在找准帮扶对象致贫原因的基础上,按照“一户一策,一户多策”的要求,逐户量身定制帮扶措施,明确帮扶责任人、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做到号准病脉、开好处方、抓出良药,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多渠道强化“造血”功能,促其尽早脱贫。
我们只有俯下身子做起,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切实加强脱贫攻坚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就没有拔不掉的穷根,就没有移不走的穷山,立下愚公志、下定攻坚心,我们一定能够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作者单位:攀枝花市西区安监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