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城乡一体化,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打造湘南城乡一体化先行区,嘉禾县采取多种形式,帮扶农村基层党建,努力推进城乡党建一体化。
开展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着力统筹城乡党建资源。以结对共建为手段,推进城乡党组织优势互补、双向互动、互帮互助,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引领发展、构建和谐、服务群众的能力,每个县直机关党组织结对一个农村基层党组织,帮助农村党组织各项工作落实“村为主”,实现建设一个好班子,带出一支好队伍,理出一个好的发展思路,构建一套好机制,建设一个好阵地。争取通过2年的努力,使全县244个农村党组织在学习实践发展观上有新突破,在思想作风和制度建设上有新举措,在引领发展、构建和谐、服务群众、推进基层党的建设上有新经验。
推进科技特派员和联乡包村工作 ,着力增强基层“造血功能”。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全力服务新农村建设,从县直机关抽调一批农业、水利、医药卫生等专业技术人才深入农业产业大户和卫生院站,加快培训农村乡土人才和新型劳动者,扶持一批重点农业项目,切实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模式和就医环境。2009年共下乡指导618次,开展技术培训68期,培训各类特色产业乡土人才7614人次,印发资料21000余份,推广新技术新产品38个,引进新品种25个,解决各类技术难题960个。2009我县科技特派员工作被评为“全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实施联乡包村工作,每年从县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抽调精干力量,组成联乡包村工作队,经过专门培训,分别派驻全县17个乡镇中情况最复杂、困难最多、或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村驻点帮扶,抓两头带中间,以点带面,推动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全面提升。每个工作队都有6—7个县直单位作后盾,各工作队由2到3名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素质较高的县直单位干部组成,每个工作队“包”一个村,并安排2—3名县级领导负责联系,通过领导联乡包村的形式,整合和加强了领导力量,集中各个部门的帮扶力量,努力打造一批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特点鲜明、农村文化繁荣、社会事业发展的新农村示范村。2009年全县驻点村共完成基础设施建设86个。完成饮水或农田水利工程52处,解决饮水困难8027户,发展生态沼气池101口,新建村部13所,农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
开展政法队伍“大下访”活动,着力维护城乡社会大局稳定。为了维护党在基层农村的绝对领导地位,保持农村社会治安的稳定,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配合前段时间全县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县政法部门干警实行“大下访”活动,通过走访听到群众最想讲的心里话,了解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干警和乡干部包走访对象工作机制,安排80%以上的干部干警参与到“大下访”活动当中去,每名干警必须走访50户以上必访对象,每名乡干部心须走访100户以上必访对象,各单位机关领导干部必须走访20户以上必访对象。成立特别督导组,督导组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相关单位领导为成员,负责对整个活动的全面督导、抽查,对督查情况进行通报。
充分发挥科学发展指导员和老科协工作者的余热,开展服务基层工作。科学发展指导员在加强基层党建、推动经济发展、解决突出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参谋、指导、督促、帮助等作用,指导员在基层所驻单位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开展党的活动,健全党的组织制度,抓好党员教育管理,着力提高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及扎实做好所驻单位社会稳定和综合治理各项工作,指导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文明创建活动,帮助基层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科学发展指导员张笔峰组织村支两委、广大党员深入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在全村党员干部中扎实开展“问计于民谋发展”活动。制作了300多份征求意见表,在村党员和群众中发放,走访群众达180多次,征询到意见和建议400多条,内容涉及到村里的经济发展和民主管理、计生维稳工作等方面。老科协紧紧围绕科技服务“三农”主线,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优势,为“三农”服务及新农建设发挥余热。老科协组织卫生系统离退休老干部下乡免费为村民义诊,每年送医送药达10余次;组织农林系统离退休技术专家下乡开展田土虫情咨询,免费发放防疫虫情资料,开展农业巡回咨询服务,指导农业生产,扶持了10多户种埴、养殖示范户,行廊镇邝良村承包荒山2500亩,种植各类优质水果,并办了一个养猪场,有母猪50多头,仔猪200多头,牲猪400多头,形成了产、养、贩一条龙经营模式。县老科协还组织科技示范户到外地学习,到株洲攸县、荼陵省油荼基地学习油荼林开发,为提升种植技术,扩大种植规模,打下良好基础。
扎实开展组工干部“三联系”活动,切实问计基层党员干部。组工干部走出机关,走进基层,走入群众,倾听民声,了解民意,解决民困。开展“三联系”活动,即:每一名部务会成员联系一个基层党组织,把联系点办成党建工作的示范点;每一名部机关干部联系一个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单位,作为党建指导员,帮助谋划工作创新的形式、内容和载体,督促抓好落实;每一名部机关党员干部联系一名困难党员或群众。部机关党员干部共联系基层单位18个,联系基层党员干部群众19人。活动开展以来,部机关20名党员干部下基层47次,住宿21晚,走访困难党员群众46人次,共为困难党员群众送去慰问金5400元,物资折币1700元,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具体问题14个。通过对口联系、结对帮扶,使组工干部在了解基层、帮助群众的实践中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增进了同群众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