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鲁力:脱贫斩穷根得从思想上动刀

[ 作者:鲁力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7-29 录入:实习编辑 ]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雅龙乡一个叫盘兔的山村,离首府南宁车程不到200公里,却是广西最贫困的地区之一。政府的支持不可谓不大,扶贫干部的工作不可谓不认真,然而,许多“老牌”贫困村的贫困户,陷入年年扶贫年年贫的困境。(来源:新华网)

我国十三五规划刚要中,提出精准扶贫基本方略。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行了全面部署,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而当前扶贫工作也已经进入到肯硬骨头和攻城拔寨的阶段。纵观精准扶贫目前取得的成效,受益人口达到上千万,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这些成功脱贫前驱者,除了有政策的支撑和制度保障,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和智慧,他们有改变贫穷的思想和勇气,这才使他们富裕起来。而另外的一部分人,从思想的深处就没想过改变目前的情况,改变他们的状态,改变他们的生活环境,甚至懒惰、不思进取,这才导致像广西大化县盘兔山村的情况,年年扶贫年年贫,成为了扶不起的阿斗。富兰克林曾说:“贫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以为命中注定贫穷或一定老死于贫穷的思想。”

贫穷使人落后,如何解决扶贫脱贫“最后一公里”问题?古语说:“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政府铺下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光明大道,但路还得自己去走,不去走,根本也就没有所谓的路。

强国先强教,治贫先治愚。要唤醒贫困村愿意穷居深山这根深蒂固的穷根思想,激活贫困地区脱贫内生动力,必须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的心热起来,形成外部多元扶贫与内部自我脱贫的互动机制。因为内因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应激发走出贫困的志向和内生动力,真正的从思想上动刀,斩断懒惰、贫穷的老根。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就曾明确指出,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以振奋的精神状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打赢脱贫攻坚战。

只有改变了自身的不科学认识和观念,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相信科学远离愚昧,从根本上,治愈贫穷。这种权利意识本身就是对自己负责也对社会负责的表现,这也是现代公民社会对个人素质的要求,提高生活目标,提升生活质量。只有提高思想认识,提高对幸福感的认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打赢脱贫攻坚战,改变贫困面貌、创造美好生活。

作者单位:北川羌自治县陈家坝乡中心卫生院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