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出重要讲话,“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5月31日 新华网)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足见创新对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社会有多重要。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科学技术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性活动。一切科技创新活动都是人做出来的。这里的“人”当然不是一个简单的名字,而是指一类人----人才。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人才不是天生的,是靠后天培养的。怎样培养?靠教育。一个人的成长、成才,靠多方的努力,一方教育跟不上,人才就会变成“奇才”。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因此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是与这个国家的教育直接相关的。在中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受教育程普遍度偏低,尽管九年义务免费教育的实施使这一问题有所缓解,但还没有达到根治的效果。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消除两极分化,把城市的资源有机的往农村倾斜,让农村的孩子接受相对同等条件的教育,让教育的力量消除思想上的贫瘠,让开阔的思维为创新开路。
教育扶贫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国民素质普遍偏低、中小学辍学率居高不下、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等情况下应运而生,既是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也是科学创新的必然。“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通过教育扶贫,从娃娃抓起,从改变人的思想抓起,是最具有持续效力,也是从根本上斩断贫困代际传递链条的精准扶贫举措;是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的基本策略;是科教兴国战略实现的奠基石;更是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好的教育培养好的人才,有人才才有创新,有创新才能有发展,才能赢得未来。
作者单位:广元市剑阁县义兴乡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