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缩小城乡差距首先要理解城乡差异。当前的中国城市与乡村是两套不同的系统。相对来说,城市是高度市场化的,农村则仍然保留了比较多的传统甚至自然经济成分。城乡关系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是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关系。城乡形态与环境不同,内在机制不同,具有不同的运行规律。在当前中国现代化的特殊阶段,必须要尊重和利用城乡之间的不同机制与规律,以服务于中国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城乡差距 城乡差异 中国式现代化 自然经济
一、引论
中央提出共同富裕的目标,必须要解决当前中国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中国发展不平衡最典型的表现是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某种意义上讲,区域差距是城乡差距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因为区域差距主要表现为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带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实际上就是已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东部地区与仍然保留有大量传统农业和农村的中西部地区的差距,也就是另外一种类型的城乡差距。这个意义上讲,要实现共同富裕,最重要的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要缩小城乡差距就必须理解城乡差距。当前国家统计局统计城乡居民收入,统计的主要是可计量的市场化和货币化收入,实际上在市场化和货币化方面,当前中国农村与城市仍然有着显著差异,相对于几乎完全货币化的城市系统,当前农村仍然保留有大量自然经济的成分,最典型的就是,同样收入水平,在城市生活得十分艰难,到了农村却可能还有节余。在农村只要有很少现金就可以生活得下去,到了城市没有钱可谓寸步难行。也就是说,当前被统计为城乡差距的部分,很可能只是城乡差异,而非城乡差距。当前中国城市与乡村仍然存在着大量难以化约的部分,无论是从环境、制度、生活方式以及功能上都有很大不同。理解了城乡之间的这种不同,或理解了城乡差异,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城乡差距,也才可能在制定缩小城乡差距政策时更加精准到位。
中国城乡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大致说来,城市与农村是两套不同的系统,也是两套不同的生活方式,甚至可以说是两套不同的价值观体系。城市和农村在当前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从形态上看,农村是分散的,城市则是高度聚集的;从制度上看,城市高度市场化,农村则仍然保留了大量自给自足的经济成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和传统村社熟人社会,都与城市是完全不同的;从生活方式上讲,城市无疑是青春的,快节奏的,现代而时髦的,也是多元而包容的,农村则是老年的、慢节奏的,传统而且保守;从功能上看,城市是进击的,高度市场化的,以及高度竞争的,农村则是退守的,被动的,保底的。城市是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极,农村则是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城市是经济的,农村是社会的,城市是市场主导的,农村则是基本保障。正如经济体系与社会体系不可化约,遵循不同的运行逻辑一样,中国城市与农村实际上也是两个不同的系统,遵循着差异很大的运行逻辑。下面笔者简要讨论城乡之间的差异。
二、城乡之间形态与环境差异
城乡之间的差异首先表现在形态与环境的不同上面。
1、分散与聚集
城乡最显著的一个差异就是,城市是高度聚集的,农村却是相对分散的。城市在有限的土地上面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和经济,城市每一寸空间都被充分开发,土地价值万金,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城市植物是精心培育作为风景的,城市人住在楼房中,难接地气。农村则有大片广袤空间,农民居住分散,一般都是平房,最多二三层楼房。每户都有庭院,一般都有禾场。没有精心修剪打理的土地上,草长莺飞,繁育着各种野生动植物。蜻蜓乱舞、蝴蝶翻飞是常见景观,鲜花野草竞相成长。
分散的农村,每个人都可以与土地结合起来,从土地中获得大自然的馈赠。在庭院种花养草,到溪边捞鱼摸虾,在农田种植粮食,自种蔬菜,喂养鸡鸭。因为有土地,就可以更自然,也就有风花雪月,有春夏秋冬,有自然节气。春种秋收,随着季节展开的是生活与生命的节奏。
农村是分散的,村民就有更多接触自然的机会,就有更多泥土芳香,就可以更加从容。
聚集的城市,人与人之间过于拥挤,看不到四季。
当前中国农村,一个村庄一般为1000人,数平方公里。且随着城市化,有越来越多农民进城,农村人口还在持续减少。从农业角度来看,中国“人均一亩三分、户均不过十亩”耕地,相对于美国平均每个农场主数千亩耕地来讲,经营面积确实太小了。从人均占有土地面积来看,农村人均占有土地大概有三五亩,也就是二三千平方米,城市人均占有土地只有100m2左右,两者相差巨大。农户一般都有比较宽阔的宅基地,连宅基地带庭院,平均每户宅基地面积在一亩左右,几乎每个农户都是独立建房,上通天下接地,城市人往往住在高楼,上不通天下不接地,一户百十平方米,很多层中的一层。
改革开放以来,以珠三角和长三角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工业化,之前种庄稼的土地种上大片厂房,乡村工业化,密集的二三产业吸引来大量外来人口,有限土地上实现了经济密集和人口密集。乡村城市化了。因此,沿海发达地区已经工业化的农村虽然体制上仍然是农村,实际上已经变成城市,不应再算作农村了。
2、自然与人工
城市是人工的,是由人造出来的,农村仍然保留了很多自然的元素,包括利用土地进行农业生产。
城市是人工的,远离自然,土地上覆盖了混凝土,在混凝土上面盖了工厂、商场、学校和住房,城市生活按效率最大化进行组织,一切都是规划的,生产与生活几乎不受自然的影响,春夏秋冬,每天24小时,不分季节不分昼夜,即使晚上工厂也是三班倒,可以不下班的。
农村是自然的,农业生产要依靠土地且要随季节展开,有农忙也有农闲,农事活动只能按作物生长周期进行。自然的就受到大自然更多影响,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都很难象城市那样做到严格规划,不均匀的时间安排使得农民比较散慢,缺少对每天时间的严格规划。
当前时期,随着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以及国家为农村提供与城市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远比过去要好,也越来越有驾驭自然的能力。农业机械化则将农民从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农业越来越成为了副业,甚至成为了一种休闲方式(休闲农业)。
农村仍然存在着大量未被人工完全改造的部分,比如到处都有野生动植物,农民农闲时的采集成为重要娱乐,有时也有收入,比如挖山笋,捞鱼摸虾,随便在哪块土地上种点作物就可以有收获,养若干靠吃小虫子长大的鸡鸭。
在自然中,季节分明,昼夜分明的晚上可以看到满天繁星,夜晚极为宁静,每一轮朝阳都是新的。在人工的城市里,生产生活都在室内,不知季节已变换,也不知天气阴晴月圆月缺。
自然中,空气是清新的,环境可以疗伤,心情容易舒畅。城市人工环境缺少释放情绪的地方,容易抑郁。自然中的人本真单纯,城市人则多元包容。
3、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
农村是熟人社会,村民祖祖辈辈生活在村庄里,每个人之间都很熟悉,且每人都知道村庄不言自明的规矩。熟人社会中,每个人之间都是拟亲的自己人,自己人与外人有着完全不同的交往逻辑。村庄中,生产生活与人情三位一体。因为是熟人社会,对新生事物不敏感,甚至有排斥,因循、保守是熟人社会重要特征。
农村这个熟人社会中,农民在农业生产和人生大事(婚丧嫁娶)中形成合作,每个人都离不开其他人的支持与帮助,所以农村排斥个性,也就缺少创新。
城市是离土的,是建立在规划的工业生产基础上的,城市人口远远多于农村,高度密集,也高度流动,每个人的交往范围要远大于农村,几乎每天都要接触新人和新事。城市人之间的交往大多是功能性的,手段性强,交往层次浅,缺少情感投入,更少生产生活与人情三位一体的交往。城市本质上是陌生人社会,这个社会的规范就是法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少情感能量。因为是陌生人社会,每天都有新人新事,城市就会变得多元而包容,多元与包容自然就给创新留下了空间。从农村来看,城市显得光怪陆离。
随着中国农村快速城市化,越来越多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家庭收入中来自城市工资收入已超过农业经营收入。之前封闭的村庄边界打破了,村庄不言自明规范的约束力减少了,甚至村民家庭之间的人情往来也大幅度减少了。农村开始变成半熟人社会。
4、农业与工商业
农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从土里刨食,城市则主要从事工商业,或二三产业,是离开土地的。
农业受制于自然条件,产出比较有限,工商业较少受自然条件限制,产出远高于农业。
当前时期,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小,农村居民人口数量却还很庞大。尤其是缺少城市就业机会的农村中老年人仍然要从事农业生产,当前中国60%多的耕地仍然由土地承包户自种,小规模,户均不超过10亩。经营面积太小,就业不充分,农业收入有限,当然,主要是半劳力尤其是老年人在经营农业。
城市二三产业增长远远快于农业,吸引农村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农村空心化和老龄化,出现了普遍的老人农业。
除沿海地区乡村工业化从而形成的沿海城市经济带以外,当前一些具有区位和资源优势的农村,有可能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来获得非农收入。这样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类似城郊经济,是介于城市与农村的中间地带。
三、城乡制度差异
除了形态与环境的差异以外,城乡之间还存在着显著的制度差异。相对来讲,城市是更加市场化的,自由竞争,优胜劣汰,农村则保留了更多传统,更多平等,以及更多社会主义色彩的保障。
1、社会主义与市场化
城市无疑是高度竞争的,效率第一,进城农民工成为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要素,雇佣从而获得收入。农村则仍然保留了很多传统的和社会主义制度,以让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平等的条件。
农村是熟人社会,也是人情社会,每个人都处在熟人社会的关系网络中,因此也就都成为了自己人,村民之间存在着普遍的互惠,同村人的信任甚至会在市场体系中扩展,形成当前全国普遍存在的“同乡同业”现象。虽然当前农村传统的互助体系正在瓦解,却仍然存在,且在大部分农村仍然在发挥作用,外出“乡贤”参加乡村建设也是因为对村庄认同与情感而发生的互惠行为。
当前农村仍然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制,村庄土地都属于村社集体所有,农户具有承包经营权,且农户承包经营权是按社员人数进行均分的,每个人都有同样的土地权利。国家目前采取的政策是不允许农民失去土地,农民土地也就变成农民尤其是缺少进城机会的相对弱势农民(比如老年人)的基本保障,也是进城农民万一进城失败的退路。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每一户也因此可以从村集体免费获得一块宅基地,在宅基地上建住房。宅基地免费获得无偿使用,农民建房用于生产和生活。住房是未货币化的,所以没有价格,不能买卖,却是实用的,人人都有自己的房子住。
因为存在着具有人情、共同占有土地、相互熟悉的村社,村社集体就可以通过民主的办法形成真正的自治,村庄每个人都发动起来,形成村社主体性,以应对农村生产生活公共事业建设所需。国家支持农村的资源也可以较为方便地在村社落地。借村社将农民组织起来,就可以建设更加美好宜居的家园。
城市是市场化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也是孤独的,个人凭借能力在市场上挣钱。收入高低决定了生活品质。
2、实物与货币化
当前城市的一切都已经货币化,最典型的是住房,一套建筑成本20万元的住房要卖出200万元甚至1000万元。城市生活一切都要花钱。相对来讲,农村仍然存在着大量未被货币化的实物消费,其中最典型的也是住房。农民住房,宅基地不要钱,建房也不收税费,农民在住房上的建筑成本与装修成本就是全部投入,同样面积和质量的住房,农户只用花30万元,城市却可能要花300万元。
农民自己种蔬菜养畜禽,将过剩体力与土地结合起来,将兴趣爱好与农业生产结合起来,利用庭院和荒地以及各种土地、水面,就可以获得丰富的农产品供给,虽然自己生产的不要钱,卖也卖不出高价,在城市生活要买则是要花高价的。
因为农村有大量的自给自足经济成份,虽然这些自给自足经济成分并没有按市场价格计入农户收入,却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农户生活水平。正是因此,同样收入水平在城市过不下去,在农村却可能过得不错。
3、保底与发展
因为农村存在着大量实物经济,和传统及社会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保障,而使农村可以为相对弱势群体提供保底,也使国家同样资源投入,农村可以获得比城市更高质量的社会保障。
城市更加市场,充满竞争也充满机会,是快速向前发展的,具有资源优势的群体进城发展,他们在城市获得了远超过农村的发展机会,也获得了远比农村丰富的经济收入。
市场是高度竞争的,是机会也是挑战,可以激发出个人和社会最大的活力,又具有高度风险。市场上赢者通吃,市场化程度越高社会两极分化就越严重,农村退路就越重要。
四、城乡生活方式差异
城乡生活方式存在巨大差异。尊重城乡生活方式的差异,将这种差异既当当作不得不接受的现实,有当作可以利用的资源,是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需要特别重视的大智慧。
1、传统与现代
农村是传统的,城市则是现代的。农村是保守的,城市则是创新的。
传统的也就是变化缓慢的,因循守旧的,不够积极主动的。现代的,就是不断改变,不断创新,日新月异的。
当然,当前中国农村并非是完全封闭的,而是随着城市化正在发生急剧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农村人财物资源迅速流向城市,农村变得更加衰败,农村出现了普遍的空心化和老龄化。更重要的是,农村传统文化和生活价值受到现代城市文化和市场价值观的冲击,日趋边缘。
从经济收入和物质生活水平上讲,当前农村远比过去要好,但是,城市消费主义价值观和现代文化对农民传统价值观的冲击,使得农村文化失调,农民传统价值边缘化,造成了当前农村文化中的各种问题,如价值失落和价值混乱。
2、快节奏与慢节奏
城市是快节奏的,在有限时间做更多事情,是城市生活讲求效率的必然。农村则是慢节奏的,因为农业生产受到季节影响,着急没有用,农业生产的节奏必须与农作物生长周期一致。农业生产有农忙与农闲之分,农闲时间发展出各种节庆。城市生产不受季节影响,一年四季都可以按规划进行生产,节奏越快,周转越迅速,效率越高,效益就越大,因此,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没有停下来的时候。
快节奏和慢节奏不仅是生产方式,而且是生活方式。城市人的时间都有严格规划,每天做什么都是之前计划好了的。农村人则缺少规划,只要在限定时间完成任务就可以。城市步伐匆匆,遵守纪律,农村人悠闲散漫。城市人夜生活丰富,农村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夜晚属于城市,清晨属于农村。
3、主动与被动
城市是主动的,农村是被动的,尤其是当前时期,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将农村人财物资源吸引进城,农村随着城市发展而出现了空心化、老龄化,甚至越来越多村庄消失了。
大量农民进城了,他们就让渡出之前的农村获利机会,也就为留守农村的农民提供了扩大经营规模、增加经济收入的机会。越多农民进城,农村人地关系紧张格局就越是得到改变,留守农村的农民就越有可能获得与城市同样的收入机会。城市化到一定阶段,城乡之间的差距就会缩小,农村与城市仅仅因为差异而各有各的精彩。
4、自然主义与消费主义
农村是自然主义的,城市则是消费主义的,自然主义的一个原因是农村存在普遍的自给自足经济成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同时,因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不离土,就比较容易获得与自然之间亲密相处的闲情逸致,就比较容易形成诗意的生活。
城市是消费主义的,一方面赚钱,一方面消费。城市是有消费能力的,城市几乎所有生活方式都需要花钱,通过消费来产生意义。
5、落叶归根与追逐利益
城市是进取的,有着大量机会,特别适合年轻人,农村则为缺少进城机会和进城失败的农民提供了退养的地方。
城市是追逐利益的,农村则适合养老。无论在城市多么成功,年龄大了都希望落叶归根,最好还要入土为安。
落叶归根,将农村家乡变成中国农民的宗教。让家乡变成中国人的宗教也许应当是当前中国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命题。
2007年笔者在《乡村的前途》前言中曾写过这样一段话,引用到这里比较应景:
在这60多篇文字中,我试图提出一个关于中国发展道路的新方案,这个方案的核心就是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重建农村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主体地位和文化感受力,让农民可以分享到现代化的好处,从而能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我希望重建田园牧歌的生活,希望温饱有余的农民可以继续享受青山绿水和蓝天白云,可以继续享受家庭和睦和邻里友爱,可以继续享受陶渊明式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休闲与情趣。劳作是有的,却不需要透支体力;消费是有的,却不追求奢华;闲暇是有的,却不空虚无聊。总之,农民的生活是幸福的,却不是依靠高消费来获得的,因为农民没有可以高消费的收入条件。农村应该保留带有乡土本色的不同于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强调主体体验和人际联系的“低消费、高福利”的生活方式。农民不一定特别有钱,却可能因为有了主体体验,而生活充实。农民消费较少,福利水平却可能很高。
五、城乡差异的功能
城乡之间存在差异,如果能够利用好这种差异,不仅可能助力中国现代化事业,而且可以为中华文明复兴开创出更加广阔的可能性。理解城乡差异,尊重城乡差异,利用城乡差异,改造城乡差异,从而形成城乡互补,达到城乡共荣的目标。
1、发展极与稳定器
毫无疑问,城市是中国的发展极,农村是中国的稳定器。中国几乎是世界上唯一保持了发展中的政治社会稳定的国家,之所以中国可以保持发展中的稳定,重要原因是农村成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稳定器,具有缓解中国经济发展必然存在周期的能力。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2020年疫情对中国的冲击,都因为农民工可以返乡,而极大地消减了这些冲击对中国社会造成的震荡。
农村之所以可以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恰恰是为农民提供了在农村的基本保障和最后退路。农民在农村也可以生活且生活得不错,他们就不是非得进城。城市有了机会,他们再进城寻找这些机会,运气好的时候,他们就在城市安居,一旦进城失败,他们再返回农村。中国基本上不存在进城农民在城市漂泊流浪或进入贫民窟的问题,原因就是农村生活比贫民窟生活更加体面。有农村退路的农民不会无家可归。
也就是说,恰恰是一个并不现代的农村,为中国城市快速发展和中国现代化提供了最重要的基础,城乡之间的关系看起来是相反相承、相互补充的关系。正是通过对城市与乡村不同逻辑的利用,以及正确的制度和政策安排,才让中国现代化进程变得异乎寻常地顺利。
城市快速发展中,一方面需要在国际竞争中获取优势,中国廉价而高素质劳动力资源是中国可以成为世界工厂的关键原因之一。经济快速发展必然会有周期,能够应对经济下行周期而不至于产生政治社会危机,是能否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中国农村有能力大幅度缓解经济周期下行的冲击。农民是中国弱势群体,他们进城可能失败,保留农民返乡退路就让农民成为中国现代化最稳固的支持者。农村重心稳定,城市在经济周期中的摇晃就不是问题。也正是农村为国家进行有效治理提供了空间。城市贫民窟是无法有效治理的。
2、退守与进击
城市是农村青壮年进击的空间,农村则是进城失败者的退守空间。更重要的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对着一个未富先老的世界难题,能否有效应对老龄化将是决定中国现代化成败的重要方面。
未富先老,意味着中国正处在中等收入阶段就不得不将更多资源用于养老,意味着中国将缺少资源用于科技进步,用于国际竞争,用于推动产业升级。
相对来讲,在当前中国农村,只要农民可以与土地结合起来,他们就不是社会负担,而是社会资源,国家只需要用比较少的财政资源就可以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比较好的老年生活。比如通过发展基于村社的互助养老,就可以大大降低养老成本,实现“低消费、高福利”的养老。
3、青春与暮年
城市天然是属于年轻人的,农村则为老年人提供了归宿。青春是热烈而奔放的,一定要到外面的世界闯荡,城市是年轻人的。暮年已饱经风霜,喜欢与大自然亲密相处的宁静生活,农村是老年人的。
4、家乡与远方
农村是家乡,城市是远方。有了农村的家乡,就可以奔赴远方。因为有家乡,所以也不畏远方。远方是家乡的延伸,家乡是远方的归处。
六、城乡关系辩证法
在当前的中国,城市与农村不仅是两套不同的形态和环境,而且也是两套不同的制度,以及两套不同的生活方式,因此也就在当前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城市显然是当前中国城乡关系中矛盾的主要方面,中国现代化首先表现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上面,工业化又是以城市化为前提的。正是城市带动,农民进城,生产力突破性发展,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才进一步带动了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同时,作为矛盾次要方面的农村在中国现代化中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且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正是农村为城市发展中的周期性危机提供了缓冲,以及正是农村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国际竞争力。
城乡形态与环境不同,其内在机制不同,具有不同的运行规律,在当前中国现代化的特殊阶段,我们就必须要尊重和利用城乡之间的不同机制与规律,以服务于中国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城乡是两套不同的系统,且实际上存在着两套有差异的政策与制度,相对来讲,城市是更加市场的制度,农村则是更加社会的制度,正如社会系统与经济系统服从不同的规则,社会系统重在公平,经济系统重在效率。正因为有农村这样一个可以作为稳定器的空间,城市才能够无所忌地发展。
当前学界与政策部门对于城乡之间存在着的差异缺少认识,也缺少尊重,往往片面强调打破城乡分割,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将城乡一体化和城乡融合片面理解为城乡无差异,借给农民权利来破除当前保护型城乡二元结构,其结果就可能让农民丧失农村这个基本保障和最后退路,从而将中国现代化置于危险境地。
现代化建设事业不能搞齐步走,不能搞形而上学。如果没有重点,没有主要矛盾,不能进入事物本身逻辑找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并因此形成一个时期的战略重点,再以点带面实现全面突破,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
城乡关系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城乡之间不仅存在着差距,而且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不真正理解城乡之间的差异,我们就无法真正理解城乡之间的差距,我们所看到的城乡差距可能就只是表面的、形式的及不重要的,按这样的表面认识来制定消除城乡差距的政策,可能就会适得其反。
当前中央强调乡村振兴战略和共同富裕目标,急需对城乡差异进行深入讨论。当前全国地方政府实践中存在着普遍的对城乡差距的误会,在政策和资源投入上发生了严重错位,并因此浪费了大量宝贵资源,实在令人痛心。
城乡差异也并非仅仅是服务于当下时期中国现代化的策略。从未来来看,中国城乡之间更加均衡的发展,以及城乡功能互补,不仅适合城乡关系本身的内在矛盾发展规律,而且可能为缺少“上帝”的中国人民找到家乡这个接近自然的具体的信仰。
(作者系武汉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文化与传播》2024年第1期)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