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手续,只是优化公共服务的第一步;有所不为,正是为了让政府在职责范围内更好地“有所为”,也就是说还要细致而耐心地做“加法”这样的切肤之痛,很多人记忆犹新:回老家办护照,往返数次仍受刁难;出境游办手续,却要求证明“我妈是我妈”;在异地怀孕,办准生证比怀胎十月还慢……这些让人生畏的冗繁程序,让人无奈的奇葩证明,早该从生活中消失了。近日,人社部公开《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公共服务的意见》(简称《意见》),目的就是简化手续、优化服务。(新华网,5月17日)
意见的出台可谓大快人心,这不仅为群众减少了办事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也为干部减少工作量,可谓是双赢,但是由于实行一项新的政策,群众始终有一段时间的适应时间,因此简化手续的同时更应该做好宣传,让广大群众知晓。
老百姓接触不到更高层的领导,基层干部是什么样,百姓眼里的党和政府就是什么样。也就是说,老百姓是通过身边的人与事来进行认知,公共服务与老百姓贴得最近,自然也最能影响群众的判断。正因此,推进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既能体现为民服务的宗旨,更能提高政府公信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到建立权力清单制度,正是在方便群众办事的过程中,干群关系的基石不断夯实。
一个办事窗口,一头连着百姓利益,一头连着政府形象,既可能因为衙门作风而导致矛盾对立,也可能由于周到为民而增强社会信任。做为干部要自觉按照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要求,认真履行好行政服务职能,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让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满意。同时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加快推动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涉及公共服务事项的信息互通共享、校验核对。依托“互联网+”,促进办事部门公共服务相互衔接,变“群众奔波”为“信息跑腿”,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为群众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作者单位:北川羌族自治县都坝乡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