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谢昕:假学者还是真贪官

[ 作者:谢昕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5-25 录入:实习编辑 ]

“老虎”落马得多了,也不乏有“学者型官员”夹在其中,寒窗苦读也好、组织培养也好,这么多年熬到了那么高的位置,一朝落马,实在让人惋惜。

近几年,“学者型贪官”落马的案例屡见媒体。从“四川省原副省长李达昌挪用1亿元专款”到“农业部财务司原司长孙鹤龄涉及蓝田股份造假”,哪一个不是拥有高学历、高官位。

“学者型官员”落马已为其他官员敲响了警钟,勿以职权牟取不法利益,否则胸中徒有一肚子的“墨水”,也不能为党为民服务,岂不悲哉!学者成为官员,能力不济尚能得到同情的理解,若在德行方面出了问题,对公众期望与信心则是极大的打击。

一些官员是假学者、真贪官,不过是蹭得一个学者身份,善于长袖善舞,这些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偏差,他们认为被人称赞“有学问”或者“有学者风范”是倍儿有面子的事。在这个官场文凭泡沫化的今天,身为官员的人想弄个硕士学历、博士学历并非难事,其实也只不过是活脱脱南郭先生而已。还有一些是学识及各方面能力都很强,但道德品质却不达标,这就可能导致他们利用自己业务方面的“高素质”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这些官员权力意识强,名利思想重,并且学历高、交际广,一旦他们手中掌握了一定的权力,为了实现自己的物质需求,就会以权谋私,进行权钱交易,归根结底还是其德行修养不够,才大德小,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提倡“官员学者化”本身并没有错,但必须注意的是,在对干部的选拔任用及管理过程中,绝不能把学识奉为万能,忽略对官员道德品质的考察。有学识并不等同于有素养,还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有远大的胸怀。“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始终保持思想上的纯洁,才能坚强自己的意志,抵挡形形色色的诱惑,不会迷失方向。

官员就是人民公仆!想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

作者单位:北川县住建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