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辽宁对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体系进行较大调整,创新考核制度,变一把尺子考核为分类分层考核,变多头考核为综合考核,对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实行差异化分类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奖金绩效、评先选优、干部使用充分挂钩,以会考、真考、真用,代替“一锅煮”、防止“走过场”。(5月3日 人民日报)
干部考核如何考?是辽宁市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因辽宁市地区发展有差异,同一套考核标准衡量缺乏科学性,考核“政出多门”缺乏管理主体和责任主体,难以统筹协调;考核标准陈旧缺乏一套健全的考核综合评价体系,难以各方面齐抓共管;重考不重用缺乏反馈机制,难以形成良性循环。辽宁市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探索出一套具有“自己特色”考核体系,“三项变化”凸显考核特点。
分层分类科学划分,考核指标定出责权利。考核分层分类,“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分层分类机制具有科学性,也符合实际需求,促进干部做事热情;考核指标根据部门承担的职责任务,将职责任务具体到个人,定出责任主体,强化了主体责任。
赋分量化明明白白,考核全面强化管党治党意识。将考核赋分量化,各部门每完成一项工作,计分增加,未完成或完成不好的将给予扣分,每一项工作明明白白,将“软任务”变成了“硬指标”。个人与个人,工作与工作之间形成差异对比,什么没做好一目了然,也让人心服口服。考核全覆盖,从单一的考经济指标到党的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多方面纳入考核体系中,齐抓共管,统筹协调,强化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意识。
合理运用良性循环,“三挂钩”引导干部眼睛向下。从以往重考不重用到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激励与反向倒逼相结合,干部将踏实的做好眼前工作,着力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以保证工作圆满完成,将形成良性发展之路。
“三项变化”凸显考核特点,这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变化”,这不仅是落实工作的好办法,也是狠抓党建,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好方法,如果每名干部能将考核办法用好,必然让自己和所在地方发生深刻的变化。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先滩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