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田涵乐: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 作者:田涵乐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4-11 录入:王惠敏 ]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并做出重要部署。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既是党的宗旨的体现,也是加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可见,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尤其重要。

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要把基层党组织建成“服务型”,工作理念要凸显服务,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基层党组织处于承上启下的节点,处于各种矛盾的焦点,处于工作落实的重点,承担着各种更加直接、更加具体的服务任务。只有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寓领导和管理于服务之中,从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才能获得群众的支持和强大的生命力。

配强基层干部队伍。只有把基层班子建设好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力才能增强,服务群众能力才能提升,农村各项工作才能有效推动。要积极推行村级、社区干部“报酬工薪化、待遇保障化、岗位职业化”,大幅度提高村干部报酬待遇,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同时要加大从农村、社区基层干部中考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力度,给编制给政策,为优秀村干部事业发展拓宽道路,激发他们服务群众的动力活力。

完善基层党组织服务机制。建章立制是实现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规范化、常态化的根本途径。要建立以服务为导向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责任,完善工作体系。一是建立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工作制度。推行城乡党组织互助互建,不断完善部门单位和机关领导干部包联帮扶村(社区)、非公企业等党组织制度,在村部(门)互建的基础上,推行与村企联建、村村帮建、企企共建,整体提升城乡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和水平。二是健全完善服务群众工作考核评议制度。建立考评结果运用制度和奖惩制度,将党员干部在联系服务群众中的考评结果作为党建目标管理、年度党员民主评议、评先选优、干部实绩考核、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四是落实好党建活动的一些基本制度。特别是制定出台对“三会一课”制度、“四议两公开”等民主议事制度的细化和督促检查,杜绝党组织“少活动”或“零活动”。

(作者单位: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