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让农民工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 作者:牛冬杰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2-19 录入:7 ]

近日,李克强总理对全国优秀农民工和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表彰大会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切实维护劳动保障权益,有序推进农民工融入城市,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农民工。借春节返乡的机会,记者走访了一些农民工家庭,并根据了解到的情况采访了相关学者。

透过农民工迁徙观察中国

记者观察到,在农村,互联网、智能手机、现代化厨具、空调供暖等现代化元素基本上都是由返乡农民工带来的。“家里开始饮用纯净水、做饭炒菜用好的食用油、少吃盐等都是在外打工的孩子告诉我们的。”有农民老伯这样告诉记者。可以说,农民工直接促进了农村消费习惯的转变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人的流动,不仅带来物质层面的交换,而且意味着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精神层面上的交流。”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叶敬忠告诉记者,农民工走出村落,在城市工作、生活,其本身就是城乡两种文化的融合体,因此也就促进着城市与农村在文化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沟通,不同思想的碰撞有时候可能会产生冲突,但最终结果是达到相互形塑、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认为,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民工成为最具有典型性特征的群体,他们的流动和迁徙,成为观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参照之一。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教授邬志辉表示,“多数出去打工的人是农村中受过教育、具有一定技能的群体,他们奔波于城乡之间,自然成为城市和农村相互了解、相互促进的中坚力量。”

定居二三线城市成趋势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农民工当中,多数打算或已经采取了“在一线城市打工,在二三线城市买房”的迂回路线。

对此,曹和平表示,“一线城市拥有密集的知识场、智力场和广阔的发展机遇,可以迅速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但高房价和高消费等使农民工在一线城市留下来较困难。二三线城市的房价、消费较低,农民工返回二三线城市后还能促进这些城市发展。”叶敬忠认为,“目前看来,在一线城市打工,在二三线城市买房,是农民工的理想选择,对地方经济发展也有利。但是,我们要看到农民工在二三线城市购房是出于结婚的要求,其本人却常年在别的地方打工,当这些人返回到置房的二三线城市,该地是否能够提供相应的就业、医疗等保障应该引起我们重视。”

总体来看,定居二三线城市正在成为一种趋势。邬志辉认为,“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农村容纳人口的数量是一定的,大部分农民工返回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已不可能。”

为农民工回乡就业打好基础

邬志辉认为,国家和政府要加强对农民工问题的研究,并能够预测未来的整体走势。叶敬忠提出,当前农民工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流动人口本身在城市的工作、生活保障、福利的问题;第二,随着时间发展将会进一步显现的留守人口问题。“当前,我国现代化已发展到一定程度,有能力、有空间、有精力来应对这些问题。最重要的是能够真正站在农民工的角度去思考他们面对的问题。正所谓,心到才能事到。”

学者表示,在积极解决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待遇问题时,更应同步加快中小城市、乡镇建设,让农民工有更多的选择。“农民工回乡就业需要以产业为基础,这是一个前提条件。如果农民工在外务工,有了一定的知识、技能、经验和资源,在相关政策支持下,也可以自己回乡创业。”邬志辉表示。

农民工融入城市总是会存在各种各样的身份认同困难。对此,曹和平表示,文化和生活上的差异并不是不可跨越的。现代化过程中,价值观呈现多元化,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我们应该看到正面的,摒弃非正面的。平等、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农民工都应该享有同样的社会待遇。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在发展允许、财政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快为农民工解决户籍、社保、医保、子女上学等问题,尽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