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粟周溥:规范乡镇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刻不容缓

[ 作者:粟周溥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2-05 录入:王惠敏 ]

当前,乡镇管理的事业单位虽然不多,但业务繁重,既要完成上一级主管部门交办的业务,同时还要做好乡镇党委政府安排的各项中心工作,其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乡镇经济社会工作的全局。

但是,目前乡镇事业单位普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岗位设置不规范,大部分乡镇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不统一,既有聘用制,又有岗位管理,同时还有工勤人员,人员待遇差距大,影响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二是乡镇事业单位等级低,专业技术人员很难以晋升中级、高级职称。除个别乡镇事业单位有一两个中级职称、等个副高职称外,其余的都是初级职称,即使事业单位干部取得了中级职称或高级职称,但也很难被聘用,享受的依然是初级职称的待遇,严重打击事业单位干部的上进心;三是乡镇事业单位管理不规范,普遍存在事业单位干部实际并不从事本岗位工作,而是在行政股室从事行政工作,甚至有很多事业单位的干部还兼任行政股室的负责人,成为行政工作的骨干,长期从事行政工作,人岗脱节,本职业务没有精力专研,对职称评定和待遇造成很大影响,严重挫伤广大乡镇事业单位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四是当前国家体制对事业单位干部提升存在弊端,优秀干部难以脱颖而出。每次乡镇换届,事业单位干部因各种因素,受到排挤,人选条件一般规定在公务员内,即使偶然有机会放宽,也得上报市州组织部门审批经,挫伤了事业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突出问题、规范乡镇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呢,笔者以为,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上级部门要加强事业单位调研,制订科学的乡镇事业单位干部管理模式,尽量让事业干部与公务员在待遇上基本持平。

其次,要加大事业单位干部的培训,提高综合业务水平,同时,规范编制管理,严禁行政、事业人员混用,严打领导随意安排事业单位干部从事行政工作,导致事业单位人员长期在编不在岗的现象,为他们清除晋升职称的障碍。

第三,要结合实际情况,对乡镇部分事业单位实行改革。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心、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村镇建设服务中心、林业站等长期从事行政工作的单位,统一参照公务员管理,工资待遇实行参公,因为这些单位根本没有职称评定。

第四,要高度重视事业单位干部培养,真正实现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干部的提拨任用上,适当向事业单位干部倾斜,加大培养力度。当前各乡镇的公务员行列中普遍存在青黄不接的问题,老龄干部多,年轻优秀干部少,让事业单位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多彩贵州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