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杜志雄:创意农业把传统农耕变成诗和远方

[ 作者:杜志雄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2-06 录入:易永喆 ]

创意农业寓于农业现代化过程之中,农业现代化也是创意农业发挥功能的巨大舞台。

现代社会中,农业不只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模样,也不只有大机器纵横阡陌的壮观景象,农业也可以很精致、很美好,也可以是梦想中的田园模样。而实现这一梦想的,便是创意农业。

“创意农业以农业为基础,融合科技、自然、生态、文化、艺术等多种元素,既为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了帮助,也正在把农业变成了真正的诗和远方。”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五届成都创意农业发展论坛上,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杜志雄表示。

蔚然成风的创意农业

从植物工厂到都市农业,从阳台种菜到庭院农业,现代社会中,农业生产的边界,不再局限于农村和耕地,哪怕在都市的一点点空间里,也能实现种菜养花的理想。而这些,都是创意农业的一部分。

何谓创意农业?杜志雄介绍,“创意农业是指以‘农业’为基础,以自然、生态、文化、科技、艺术、民俗等要素实现有创意的融合、最优化的配置,从而实现农业生产模式和功能转换,并提升农业价值的综合化农业。简单来说,现在流行的新田园经济、绿色农业、科技农业、数字农业、庭院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精致农业、品牌农业、复合型产业、都市农业、观光农业等,都可以列入创意农业的范畴中。”

创意农业诞生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杜志雄说,“它最初出现于意大利,当时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通过各种方式,吸引都市居民到乡下享受农作的乐趣,以此增加农业的附加值,由此诞生了创意农业的概念。二十世纪末,创意农业引入中国,此后一些省会和大城市郊区率先开始实践,且主要是通过将文化、科技、艺术等相关的因素植入农业,通过将消费者拉进并参与到农业生产场景中来,提高农业和农产品的价值。中国自从引入创意农业概念后,各种形式的创意农业实践在中国迅速兴起,发展到今天,已经蔚然成风。”

科技推动的农业创意

现代社会中,科技的高速发展和快速迭代,推动了创意农业的发展。杜志雄说,“创意表现为传统产业与新科技、新市场或新需求、新理念的结合。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引发的产业(包括农业)的创意发展无处不在。传统农业也只有在新科技、新需求和新理念指导下,融合自然、生态、文化、科技、艺术、民俗等等多元要素,才能实现凤凰涅槃,形成农业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格局。”

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中重要的部分,创意农业的发展,对农业的现代化产生过重要的助力。杜志雄说,“认识和理解农业现代化,抽丝剥茧地在本质意义上,找到农业发展和现代化共有且可循的规律尤为重要。从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及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农业现代化的演化特征出发,可以将农业现代化具体为‘八化’,即生产主体的规模化、生产手段的机械化、生产方式生态化、生产运作资本化、产品销售品牌化、产品延伸加工化、产业形态融合化、产业系统组织化。这八化可用中国汉字的‘兴’字来表达。同时,八化特征越强,农业就会越加‘兴’旺,农业生产者越能增收、农产品消费者越能增利、农业投资经营者越能获得合理回报,从而推进现代农业产业链利益相关者共赢、共享,人民高‘兴’。”

农业现代化的每一个“化”中,都有“创意”的推动和引领。“创意农业寓于农业现代化过程之中,同时农业现代化也是创意农业发展的具体场所和发挥功能的巨大舞台。”杜志雄说。

多元融合促进价值增值

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农业强国建设这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目标。如何进一步促进乡村的振兴,助力农业适应市场变化,实现产业融合促进产业增值?杜志雄认为,创意农业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已然是一个农业大国,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同时,它还不够强,和农业发达的国家仍有差距,这也是事实。”杜志雄说,“不够强的最重要表现在于,一方面粮食这个最重要的农产品,在供给上还不是那么稳固,另一方面,粮食以外其他农产品已整体进入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以上两种情形下,农产品价值都难以得到充分体现,致使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生产者收入提高慢。解决好这两个基本问题,是农业强国建设最为核心的问题。”

如何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同时解决其他农产品市场效益的问题?杜志雄说,“保障粮食安全问题,需要像二十大报告里提出的‘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那样去解决,这其中当然也会有创意理念的运用问题,尤其是科技力量的运用。”

而面对蔬菜、水果、肉类等其他农产品的市场问题,杜志雄认为,创意农业非常必要,“当前,许多农产品供大于求、产品价值增值难,与此相关甚至是由此决定的劳动生产率低和生产者收入增长慢,这是农业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这方面,创意农业通过农业农产品与其他产业及其产品与服务融合发展的形式,对促进农产品增值、农业生产者增收作用更大,也更为明显。”

创意农业是大势所趋

进入新时代以来,推动和支持创意农业发展,已经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普遍重视,并成为提升农产品价值、传承乡村文化促进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杜志雄介绍,过去多年中,我国亦多次出台支持创意农业的政策,“梳理近年来的政策文本,可以发现,2015年之后,创意农业开始频繁出现在中央文件中。2015年8月,《关于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提出,休闲农业发展要与农耕文化传承、美丽田园建设、创意农业发展相结合。2016和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均有创意农业的明确表述。同时,一系列涉及乡村振兴和三农发展的文件、规划等都注重创业农业发展问题,如在《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里也明确提出要‘推进休闲农业、创意农业、认养农业等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发展……’”

在现实实践中,创意农业也在快速发展,当前,全国各地已出现了众多资源利用型、休闲旅游型、全景产业链型、产业融合型、主题创意型、农业文化传承型、景观农业型、区域品牌型以及多元创意组合型等创意农业模式。杜志雄说,“这些模式虽然创意要素各异,但其体现的创意本质,却大体相同,主要有主题创意、经营创意、营销创意等特征。并且,无论是哪种类型和模式,其最明显的功能,都在通过不断丰富的业态,推动农产品和乡村整体价值的提升,进而在传承文化、丰富和活化乡村生活等方面产生连带效应。”

多途径解决现实困境

引入我国二十多年,创意农业在整体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产品价值增值、促进农业生产者增收等方面的作用明显。但同时,也面临发展的困境。

杜志雄介绍,“当前创意农业的发展,仍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如因认知不足而导致的发展不充分问题,因人才匮乏而导致的发展缓慢问题,因缺乏整体规划而导致无序化发展和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因此,从创意农业发展的趋势看,坚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的原则,充分利用地域特色,加速推动创意农业的发展,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十分重要。”

如何才能让创意农业的发展突破瓶颈,为促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增值、农民增收提供更多助力?杜志雄认为,“首先,要强化宣传推广,提高认知水平,增强全社会对创意农业的认同感。其次,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政府要在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扶持力度上发力。一方面要通过农民、投资者和从业者参与的规划方式,在不同区域形成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分工;同时,要通过财政、金融、人才、土地、科技等多方面的政策引导,不断为创意农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和有益环境。其三,加强人才培养。创意农业本质上是一个知识密集的产业,是超越传统农业、把农业真正变成诗和远方的产业,其创新要素和创新能力来自高质量的创造性人才,不仅如此,有创造性的人才对创意农业发展更为重要。这方面,需要充分挖掘农村本身的各种乡土人才,同时开展更多培训课程设计和安排更能符合创意农业发展人才需要的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工作,实施创意农业人才和创意农业经营主体联合培养工程。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创意农业的人才评定等工作,带动政策和市场资源向创意型农业转化。”

信息技术可以将人与人从巨大物理空间变得近在咫尺、创意农业可以通过多元素注入创造无限潜在价值,这是如今吸引那么多的新农人进入农业全产业链的两大根本诱因。41年前,直到离开农村的最后一刻,还在热得冒泡的水稻田里劳动的杜志雄也指出,“农业充满艰辛,充满源于自然与市场因素导致的不确定性,尽管它本就是充满诗的远方,但它还需要通过创意发展,才能真正把农业变成更多人的诗和远方。”

(作者系《中国乡村发现》学术委员、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专家委员,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新京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