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周杨:以文化振兴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 作者:周杨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9-05 录入:吴玲香 ]

优秀乡村文化是农村发展的灵魂,能提振农村精气神。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换发文明新气象。

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对农村文化要有正确的认识,中国五千年的农耕文化内容丰富多彩、绚丽多姿,春分、夏至、立秋、小寒等24节气,安徽南屏村、湖南芙蓉镇、陕西党家村等各具地域特色的宅院村落,剪纸、花灯、泥人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诚信互助的乡风民俗等等,都具有丰富的思想智慧和精神内涵。要加大对古村落、古建筑、文物古迹、农业遗迹的保护力度,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深入挖掘农村非物质文化,培育乡土文化人才,创办具有浓郁乡村特色、充满正能量、深受群众欢迎的文艺作品,把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来。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结合起来,富裕新的时代内涵,让农村文化生生不息、持久展现魅力风采。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广泛开展清洁卫生户、诚实守信户、和谐平安户等评选活动,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传播优秀的农耕文化、乡村文化和家庭文化,推进移风易俗,抵制陋风陋习,打击低俗行为。培塑孝老模范、助人模范、道德模范,组织群众公推好公公、好婆婆、好媳妇、好兄弟等身边好人好事,建立和谐乡风氛围。把孝敬父母、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等中华传统美德写进村规民约,促进村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坚决抵制摈弃农村不良风气,不能让农村天价彩礼“娶不起”,人情礼金“还不起”,反对铺张浪费、大操大办,抵制封建迷信,完善和宣传村规民约,反对不良风气,树造良好的乡村文明新风。加强乡村道德建设,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爱党爱国爱社会爱乡村。

举办各类文化活动。通过农家书屋、文体广场、坝坝影院等有效载体,积极开展一系列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常态开展“欢乐农家大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群众文化品位。通过开展“送电影”“送图书”等活动,把文化大餐送到千家万户。通过广场舞比赛、秧歌比赛、文艺汇演等民俗文化展演活动,把群众的文化热情释放出来,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深入开展科技进乡村系列活动,着力提升农村科技水平,着力培育新村民,树立新风尚,营造农村新环境。积极创办如“柚子节”、“西瓜节”、“桃花节”等契合农村实际的本村文化品牌,扩大农村影响力。

(作者单位:广安市前锋区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