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臧云鹏:美国农民为何不怕贸易战

[ 作者:臧云鹏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4-28 录入:王惠敏 ]

国人多善于猜测而忽视实证。在中美贸易战这个问题上,就有一个十分流行的看法:一旦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25%关税,将对美国中西部农民造成极大打击,进而会引发这些地区的选民对特朗普投出反对票。本人并不反对这一逻辑的合理性,但问题是,美国农民在何种情况下才会投出反对票?其实,只有当美国农民在大豆的生产经营上出现较低利润或零利润乃至负利润时才会“造反”。中国加税固然会对美国的支农财力造成沉重打击,但由于农业安全网的存在,美国豆农的净利润始终处于较高位置,因此,美国中西部农民票仓倒戈的想象并不可行。

再举几个新近的例子。4月,国家海关总署公布2018年前三月大豆进口数据:进口美国大豆数量同比锐减27%,巴西大豆进口量则增加三分之一。媒体认为,这是受贸易摩擦影响所致。

4月22日,美国农业部公布大豆种植进度,全美18个大豆主产州播种进度为2%,低于去年的5%。媒体同样解读为贸易摩擦所致。

4月,美国农业部公布对89200个农户的种植意向调查结果,2018年大豆种植意向面积为8988.2万英亩,同比减少1%。媒体再次解读为贸易摩擦的结果。

本人认为,以上判断均为十分严重的误读。

首先,美国大豆短期内(特别是3月23日挑起贸易战之前)出口中国的数据,并不足以说明是受贸易摩擦的影响。其次,据美国农业部统计局统计专员杰弗瑞·雷蒙斯给本人的回复,美国大豆播种进度缓慢,其原因是湿雨天气不利于播种。本人查询由美国气象局等机构发布的信息,2018年4月22日,刚刚进入播种季的南方三州州府(阿肯色州小石城、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鲁日、密西西比州杰克逊)温度的确低于年景最差的2013年①,降雨量也十分充沛,而大豆的生长特性是喜暖耐旱。第三,大豆种植意向有所下降,乃是因为美国自2013年以来就进入了大豆的供大于求的时期,价格几乎始终处于下跌通道,种植意向因价格预期下降而降低并不奇怪。除此之外并无证据证明受贸易摩擦影响。

经过计算可知,即使中国对美国加征25%大豆关税,美国农民的种植利润将始终处于141.85元/亩以上,现金成本利润率高达46.46%。详细计算如下:

在“非官芳解读之三十三:美国将以411亿美元为大豆买单”一文中,本人提出,当大豆价格因贸易战从2017年美国农场销售价格9.30美元/蒲式耳(1.15元/斤)跌至8.4美元/蒲式耳(1.04元/斤)时,损失达39.5亿美元。这部分损失由农民自己承担。对于农民来说,这自然是一种相对性的损失,但其净利润仍然保持在177.6元/亩。

如果价格继续下跌,跌至大豆种植的盈亏平衡点5.388美元/蒲式耳(0.6575元/斤),农民的经营净利润为零,但是,根据2014年农业法案,保险公司赔偿金可达2.56美元/蒲式耳(0.3124元/斤),农民总收益为7.948美元/蒲式耳(0.9699元/斤),相当于净利润为145.05元/亩。

价格继续下跌至5美元/蒲式耳(0.6101元/斤),农业部的CCC公司的无追索权营销贷款启动,全额收购。此时,农民单纯经营上的亏损为0.388美元/蒲式耳(0.047元/斤),但由于可获得保险公司的差价赔偿(8.4美元/蒲式耳-5美元/蒲式耳*85%=3.4美元*85%=2.89元/蒲式耳),因此实际所得为7.89美元/蒲式耳(0.963元/斤),相当于所得净利润为141.85元/亩。

由以上可知,无论大豆贸易战导致美国大豆增加多少库存,并因此影响价格跌到何种程度,美国的农业安全网将保障农民的净利润(相当于我国农民的纯收入)始终高于140元/亩。

 ①2018年4月22日,南方三州州府(阿肯色州的小石城、路易斯安那州的巴吞鲁日、密西西比州的杰克逊)温度分别为摄氏13.3度、16.1度、13.9度,低于2013年4月20日的17.16度、20度、18.9度。2013年4月20日,三州大豆播种进度为0。降雨量分别为25.09mm、21.08mm、27.76mm,与2013年相当。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非官芳解读 微信公众号(原创)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