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肖琳子: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

[ 作者:肖琳子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2-09 录入:王惠敏 ]

17 肖琳子.jpg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是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新世纪以来第15个以“三农”工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往中央一号文件多是聚焦某一项具体工作,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其突出特点是管全面、管长远,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始终。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因此,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具有承前启后的里程碑意义,既体现了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三农”政策的继承和总结,更是开创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局面的一个纲领性文件。

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的大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详细阐释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句话、20个字,勾勒出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阶段性目标任务作了部署,从农业发展、绿色发展、农村文化、乡村治理、民生保障、精准脱贫、体制机制创新、人才支撑、投入保障、党的领导等方面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全面阐述。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产业发展是激发乡村活力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农业绿色发展取得新进展,产业扶贫成效显著,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农业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农村改革打开新局面,在农业发展方面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与优势:一是生产优势,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农业部门,农村劳动力多达数亿,劳动力成本较低;二是科技优势,我国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农业科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是支持农业发展的基础;三是市场优势,我国农业有许多特色产业、特色品牌和特色产品,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大国向现代农业强国迈进的伟大进程中,农业发展中存在一些阻碍与问题:一是产业基础比较薄弱,产业规模较小,产业层次较低,生产效率不高,比较收益非常低,农业现代化进程较慢,产业缺乏竞争力;二是农产品质量不高,农药化肥的应用导致农产品安全问题,加工品出口和国内市场销售受影响,进而影响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三是低素质、低技能农业劳动力过剩,高素质、高技能劳动力短缺,农业向高端升级遭遇劳动力技能障碍;四是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与落实有待加强,农业发展的综合配套服务体系需要更加完善。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推进。第一,推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立足当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找出具有区域特点的农业特色产业,培育农头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打造农产品品牌。第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业和文化、旅游、养老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农村电商,推进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第三,引导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引导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流动,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第四,让农民分享农业发展的红利。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一定要让农民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当中合理分享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红利。第五,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助推乡村产业发展。

(作者系湖南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员,本文系作者在湖南省社科院举办的“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学习座谈会”上的发言,中国乡村发现网根据录音整理)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