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周益民:落实财政支农政策 实现乡村振兴

[ 作者:周益民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1-29 录入:吴玲香 ]

——对湘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三农”工作水平。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发展带来新机遇。作为财务工作人员,我认为,贯彻落实财政支农政策是关键。

(一)稳定完善现有财政支农政策,保持支农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结合中央、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会同相关部门,通过科学编制规划,夯实基础工作,抓好规划对接,做好项目储备,积极申报项目等工作举措,积极对接上级财政支农投入,做大做好全市“三农”投入蛋糕。不断完善和创新财政支农方式。继续把“三农”投入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同时清理盘活历年涉农项目存量资金,统筹使用结余结转资金,提高支农资金投入规模。

(二)不断激发支农政策活力。虽然财政支农规模不断增大,但是我国财政支农规模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保证之前支农资金总量的基础上,继续增加财政“三农”投入,科学调整支农资金增量,优化支农资金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项目实施一个、成功一个、群众受益一个。2017年,各项支农资金整合500万元的村有很多,在重金投入之后,这些村改头换面变得漂亮宜居。但一些村的发展仍然相对滞后,经济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还有一些不稳定因素,一些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还要继续加大与农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加大农业人才培养。财政长期对农业科技投入不足,2017年,我市下派57名科技特派员,满足不了全市297个村的需求,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的稳定快速发展。因此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提升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水平势在必行。同时,要加强农业能人、致富带头人的培育,让每个村组的能人达到一定的比例。支持鼓励本镇本村外出务工人员、产业带头人、致富能人大户等领办创办经营主体,让农民群众从思想上、情感上更加容易接受经营主体。让能人、致富带头人示范带动,做强做精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特”,带动农民增收致富。除此之外,还需要采用补助、贴息、担保、税收减免等手段,鼓励返乡农民工、农村青年、大学生、转业军人等返乡创业,让这些人成为乡村现代化发展的新型主力军。

(四)加强支农资金监管。确保支农资金安全通过预算执行追踪、财政监督检查、绩效评价等工作的开展,加大对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情况的了解和掌握,重点加强对资金量大、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度大的惠民项目资金的追踪问效,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发挥实效。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