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刘田忠:乡村振兴要解决三个问题

[ 作者:刘田忠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2-15 录入:王惠敏 ]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三农”问题仍然是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仍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足见“三农”问题之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无比重要性。如何解决这一根本性问题,抓好全党这一重中之重的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主要抓手。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开花早结硕果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点目标任务。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必须搞懂弄通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基层政府和乡村农民两者的主导与主体问题。就是弄清楚党委政府和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乡村振兴,基层政府是主导,乡村农民是主体,必须准确定位。基层政府,包括村级干部要通过认真调研、摸清实情、宣讲政策、深入动员、厘清思路、制定目标、规划方向等种种措施和办法,将宏观政策与乡村农民每家每户一一对接、精准契合,振兴的优势有效资源有哪些?短板和不足有哪些?如何发挥优势优化资源配置解决短板和不足问题?乡村该做哪些工作?农民群众该做哪些努力?等等问题弄清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动乡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逐渐转变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到自觉认同、主动参与、积极努力的良性状态,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主力军。

二、如何振兴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给了我们答案,第一件事就是要产业兴旺。缺乏产业支撑的乡村振兴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是不但要有产业,而且要兴旺。结合乡村实际,产业自然为农业,或者说是以农业为龙头的上下游、相关联产业集聚。产业的载体是企业。要进一步调整升级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发展果蔬经济、养殖经济、特色种植、精深加工、装备制造、工艺品制作,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农业生产聚集、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带动效果明显。同时,要逐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以城带乡,以工带农,城乡融合,工农融合,服务提升,既依靠农业,又跳出农业,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农业成为有钱可赚的产业,由此带动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推动乡村以产业兴旺实现乡村振兴。

三、人的问题。人是最大的生产力。“三农”问题要解决,乡村要振兴,关键在得人,关键依靠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支队伍,一是干部,重点是县乡村三级干部;二是农民。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书。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把选好、用好、管好乡村干部队伍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来抓,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干部队伍,推动其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领头雁”的示范作用。乡村振兴实质还是人的发展,提高最广大农民群众的素质和能力是最有效最有活力的要素。要大力培育造就新型农民群体,着力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就地乡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就业培训、培智扶志,着力引导在外务工农民、大学生、科技人员、企业家等各类群体到农村的广阔天地中进行“双创”,以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资本高起点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正能量和不竭驱动力。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人民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